如果再努力劳动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

实现财务自由应该是每个人的梦想,而且也是大多数人比较关注的点。

鉴于此,网上出现很多鼓励通过理财实现财务自由的文章,不过一看署名都是都是xx投资、xx理财、xx财富等,原来只是将财务自由作为推销自己理财产品或者服务的一个噱头,看来通过理财不太可能实现财务自由。我看一个调查研究报告,说是当前消费水准下,要在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需要的资金为2.9亿元,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理财服务能够将月薪万元,甚至月薪几千的人实现财务自由。

实际上是,如果真的有钱去理财,谁会拿在手里面让它睡大觉?过度超前消费的也只是少数人,我想大多数人消费还是相对理性的,只不过是收入难以支撑急剧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的压力,特别是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巨大的时候。

很多“专家”支招,实现财务自由不能靠死工资,要学会“开源”。

的确,这是一句大实话,也仅此而已。

财务自由是指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而财务自由所依赖的被动收入,来源于其他人的主动收入。按照这种理论,也就意味着财务自由永远属于极少数人。

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需要依靠劳动等主动收入实现“相对财务自由”,也就是一个人的正常劳动收入能够满足他的日常开支,并略有结余。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就可以实现买房买车和旅游。毕竟就算是再财务自由,就算的是马云,他一次也只能坐一辆车、睡一张床、吃一顿饭,只不过不同的是开什么样的车,睡什么样的床,吃什么样的饭而已。

那么现在的情况恰恰是,就算是通过努力劳动也实现不了相对财务自由,甚至要消耗几代人的积蓄才能够买房买车,而且还要背负巨额贷款。这也就以为,你不得不被工作牢牢地绑架,消耗你想折腾的精力,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阴谋。

一方面是努力劳动的廉价化,一方面是各种“炒”,例如炒房炒鞋炒股炒币炒猪肉,似乎让你看到了一种摆脱劳动廉价化的“开源之路”。但是现实是当你也想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处于结尾的时候,一旦踏入,也就意味着成了那些财务自由人士盘中的“韭菜”,成为了“接盘侠”,甚至进一步加剧你的经济压力。

所以呢,当努力劳动也实现不了相对财务自由的时候,只能证明整个经济导向出现了问题,证明经济泡沫被吹的太大了,毕竟劳动才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这种情况与日本八十年代后期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的日本是卖掉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现在的中国是卖掉北京能买下全宇宙,房地产出现了病态的虚假繁荣,不同的是日本没有像中国这样强大的政府,所以后续发展的轨迹肯定会与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不一样,但是也有极大的警示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再努力劳动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