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阿Q正传》

这几年有时候回头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小时候那个无比讨厌的八字胡的矮个子。现在慢慢的终于体会到他的伟大,作为民国第一喷子,他和现在的键盘侠最大的不同,他喷的入木三分,他喷的一针见血,他喷的总是让人心服口服。

阿Q鲁迅笔下那个可怜又可恨的人物,头几次读《阿Q正传》的时候心里总是不免对他生起无比的厌恶和鄙夷,怎么会有这么号人物。面对未庄的显贵赵家,阿Q极尽巴结之能事,为了和赵家扯上一点关系,本来无名无姓的他突然姓了赵,还跑去赵家认亲。可是作为底层的不能再底层的阿Q的认亲,赵老太爷不由分说的就是两个大嘴巴。并厉声呵斥“你敢姓赵!你也配姓赵。”面对阿Q自己看不起却比他强大的“假洋鬼子”,他虽然心里骂的厉害却也无可奈何的只能任由他欺负。他心中即便有再大的不满,再多的不愤又能如何?他也不敢拍案而起,旁人也不会在乎他的感受。阿Q的种种不堪的经历,更多的是未庄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给他们无趣的生活添加些许笑料罢了。为了缓解自己的不甘,于是阿Q自创了精神胜利法,被比他强大的人欺辱了以后,阿Q总是能自我安慰一句,“我被我儿子打了”瞬时心里就释怀了。

而面对比他弱小的小尼姑、小D等人物时候,他又是一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样子,似乎在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的地方失去的一切都要从他们地方获得来。只有站在这些人面前的时候他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个人物,而且无比高大。

那时候总觉得阿Q可恨,他的所作所为活该他被人打,活该被人看不清,活该最后稀里糊涂的死。

等年岁再打点的时候看阿Q,我又心生怜悯,这是一个无比可怜的人。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连一条和他同命相连的狗都没有。未庄人人可以打他,人人可以骂他,人人可以看他的笑话。在整个未庄或者说整个世界可能就和他同住在土谷祠的老头,才有些许的关心他,才给他些许的怜悯。可是同为这个世界上的苦命人,我想这老头更多的只是由此及彼的在可怜自己。

阿Q整日除了打一点散工,可能最关心的就是,今天哪个儿子孙子今天又打了我,明天小尼姑什么时候下山了我好再欺负一下。而并没有关心自己卑微的阶层、赤贫的生活和身后的孤苦伶仃。可能他想关心,可是现实情况和个人的能力让他无法挣脱这无形的牢笼。可能阿Q更多的是不愿意去也不敢去正视自己的一切。逃避和整日的浑浑噩噩以及自创的精神胜利法才能让他在这个世界活下去。但凡阿Q长出了一颗反思自己的心,那么活下去的勇气又在哪里?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当革命传到未庄的时候。他也吵着要革命,但是个人能力、见识和身份让他想革命而未能。革命依旧只是赵老太爷、假洋鬼子这样的高阶玩家才能参与的活动。阿Q身为底层人物依旧只能任由他们摆弄,最后的甚至间接的成为革命的炮灰和牺牲品。这样的人物用鲁迅另外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概括最为合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在这篇文章的伟大和不朽,我认为是他的对国人人性的把握和、分析和批判,而且他的把握分析和批判穿越时空,在98年以后的今天读来阿Q依然这么的生动,依然随处可见。就连我自己身上也难免活着一个阿Q。面对不公和欺辱很多人怕是在心里演了一万次拍案而起的内心戏。可是生活中依旧唯唯诺诺、浑浑噩噩。重读《阿Q正传》似乎总觉得是自己的前传,98年前就已经写好了,98年以后我只是照着再演一遍。果然阿Q 并没有如小尼姑说的那样断子绝孙。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阿Q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