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法则——女人决定温度,男人决定高度。

以前的我也是个性很强的人,可能骨子里是“外国灵魂”,我总觉得“门当户对”,“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上善若水,必家和万事兴。”这些传统的观念都有点奇怪。

在我看来都新时代了,为什么女人还是会被一些“古老”的观点困住,人生在世,自在最重要,只要不伤害任何人,不打扰别人的生活,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后来我发现活了36年,也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反而因为个性太强走了很多弯路,别人觉得我还算挺优秀,但我就是爱折腾,起起落落,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忽悠”自己?

后来走进了完形家庭教育体系,才开始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才明白到为什么河流是蜿蜒曲折的,因为“弯路”才是常态,不经历人生的跌宕起伏,就不会成为一眼看破,底蕴深厚的人。

慢慢地我把八个字铭记于心:“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太急,要静,要定。

回顾我过去23年的经历,从20岁开始我选了一个温柔内敛的男朋友,看起来我们之间挺好的,他也很体贴我,但是我们走过了16年,最终分开了。

离婚后我不断地思索,我们为什么会分开?当我走进了完形,我慢慢读懂了“真相”,因为我没有用我的天赋去“承载和滋养”他,我灵性很高,却没有用在恰当的地方,准备离婚的时候,我前夫跟我说:“这些年来,我默默地看着你,你一直往前走,都没有回头,我觉得挺了解你的,你了解我么?”当时我陷在自己是“受害者”的剧情里,只想离婚,压根没有感受到他对我的深情以及背后的无奈。

离开他之后的7年,我开始告别稳定的生活,投入社会,历练自己,现在看来,我离开他是因为自己的灵魂想去寻找更丰富的体验。

但我的确伤害了他,我忽略了他其实也是一个深情的人,虽然我们并不是能量相当的组合,但我也不能以伤害他的方式去离开他,这是让我一直都很愧疚的事。

所以,我用自己的经历学会了如何选择真正合适的伴侣,如何经营感情,如今,我把我的想法写下来,把我的祝福融入其中,祝福每一个人都可以遇见幸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成长和觉醒的路上。

我以前是特别理性的人,后来我知道自己的卢恩符文是“冰”和“冰雹”,突然明白到这就是我的天性,我就是特别冷静很难暖起来的人。

但是我内心还是渴望自己能成为有亲和力的,温暖的人,所以我还是很努力的向内探索,去找回那个像孩子一样纯真自在的自己。

当我积累了足够的种子,当能量足够的稳定以及强大,一切就会发生改变。以前的我,聪明伶俐,容易读懂别人,也能“体谅”他人的不容易,但是,我无法“包容”他人,我的耐心不足。现在的我,能接纳真实的自己,我不断地和自己对话:“我开心么?我幸福么?我喜欢这样做么?”

当我允许自己自由自在的活着,我才能允许别人做自己,我不再假装自己可以无条件地付出,我更真实地展现自己,无需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我,我知道自己不是“人民币”,不会所有人都喜欢我。

当我把自己照顾好,有了足够的能量,才能把我的天赋用在传播爱的路上。

我曾经上过奥兰朵老师的课程《闪耀温暖的光芒》,当时我真的觉得她就是全世界最温暖的存在,我想成为像她那样光一般的人。

目前的我,已经慢慢靠近心中的愿景,成为更有承载力的人,女人是“大地母亲”的能量,她的存在决定了家庭的温度,只有温润如玉的女人,才能塑造扬升的“家庭风水”,成就爱和圆满,实现“家和万事兴”。

如果说“家”是一艘稳健的船,女人是家里的发电机,保证永续航行,而男人就是船长,他引领着“家”往前推进,驶向共同期待的梦想。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真正和谐的关系是“锦上添花”,只有两个内在都是同频且足够强大的灵魂相遇,才能彼此吸引,互相滋养。

感情,从来都不能勉强,只有女人真的欣赏男人,愿意去承载这份“爱的责任”,给予他专注的,无条件的爱,而男人,真的能读懂女人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份纯粹的理解,关心和安全感。

在中国文化里,男人是天,女人是地,以前我也很傻,没有真正的智慧。现在懂了,爱一个男人,给他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爱一个女人,给她全然的关爱和安全感,能量随之守恒,关系自然和谐。

男人在翱翔的同时需要有安稳的后盾,女人在安居的时候需要看看世界有多大,男人和女人,虽不能完全读懂彼此,却更能创造沟通的乐趣,人与人之间的思维碰撞,也是我们探索世界的方式。

上天造人,为什么非得有性别区分?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可以用一辈子去探索,男女思维不一样,反而因为碰撞而产生更多火花,如果所有人都一样,世界未免太无趣了。

在此,祝福每一位走进亲密关系的人都能读懂彼此,找到共修的奥妙,世界很大,需要我们互相辉映,迸发出无限的可能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性关系法则——女人决定温度,男人决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