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FN反思录】理论有误,放弃与否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往往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部分问题会十分地尖锐,直接挑战当前所使用着的理论,甚至挑战其基础。而经过反复的检验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个现象用目前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这个时候科学家就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是忽视这个现象?还是放弃当前的理论来思考新的理论?

在课堂上,同学们也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

一部分同学认为,当一个体系存在时间比较长、能够给出的解释比较多比较令人信服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体系有其正确性。这个正确性是有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现象可以解释,但在这个范围外的现象就无法解释。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应该干脆放弃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而是探索新的理论。他们举出的例子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正确的,而无法解释量子层面的力学问题和光速环境下的力学问题。

这个例子固然和他们的观点很契合,但他们还是肯定了原有体系的正确性。并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本质上也是属于近现代科学的范畴,理论内容虽然不一样,进行试验的方式、逻辑推导方式却都十分相近。不用经典力学而去开创量子力学,本质上是近现代科学的门类增加和丰富,是理论的自我完善。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是否要因为有无法解释的现象而不再使用现代科学。这个回答其实是偷换了问题的概念,本质上依旧对现代科学持有绝对的信心,忽视了问题的条件,即当现代科学有局限时是否要使用别的理论。这种观点的出现并不奇怪。毕竟现代科学的门类之广、研究之细、发展之速度与规模,实在是非常的惊人。甚至其成为了被人们所普遍承认的理论,完完全全地融入了人类社会,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基石之一。这样独一无二的地位决定了许多人思维里科学已经成为了万能的理论,因此思想深处默认了科学的正确性。

确实现代科学的理论慎密程度、严谨程度、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可谓前无古人,不轻易否认现代科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因为少量的错误就否认这个建立过无数卓越功勋的理论体系,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不理智的。选择一个理论与否,不是要求这个理论无懈可击、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而是要看这个理论能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这个理论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性。前者容易理解,我们不应该放弃一个只有10%问题无法解决的理论而去选择一个90%问题都无法解决的理论。应该说,如果有这样的两个理论的话,有必要将这两个理论进行对比。后者应该被理解为,这个理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性。任何理论的诞生、发展和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被清晰地记录于历史中,分析理论地历史,我们就能对理论地成长性做出判断。譬如现代科学,牛顿时代还只是仅仅能解决经典力学而已,对真空环境只能做出模拟。然而现在地现代科学,已经能够模拟出几乎真正的真空来验证牛顿的理论。曾经的技术只能造出跑的比马略快一点的火车;但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让人类遨游太空,翱翔蓝天。曾经的技术只能用伽利略望远镜来观测星星,现在的射电望远镜和派出式宇宙望远镜则能看的更远、更清晰。这种理论的自我革新和进步,不断地解释之前无法解释的东西的特点,就是其成长性,至少目前来看,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成长性是其他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它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其实这本质上是一个类似挖矿般的选择。前期的勘测终究有限,越往下挖,沉没的成本就会越大。挖矿的过程中会有收获,但更有可能在浅层挖完之后长期没有任何收获,周边的地质环境也越来越不象有矿的地方了。但是沉没成本非常大了,而且也有很多或真或假的传说是在一些不像是有矿的地方也发现过大矿,因此也就在继续挖。但是怀疑是肯定会怀疑的,动摇也是会的,但如何选择,决定了是半途而废还是及时止损,是坚持就是胜利还是费尽心思水中捞月。成功的收获巨大,失败的代价沉重,成为英雄还是狗熊,除了毅力,差的或许就是细节的观察和一点点的运气。面对这样的判断,细节就能真正决定天平的倾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UGFN反思录】理论有误,放弃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