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让你变得更美,我推荐这4本书

变美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内而外,今天推荐的这4本书可以帮助你正确选择化妆品,正确思考,准确决策,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

❶  《思考的技术》(作者 大前研一)

技术可以复制或模仿,并通过练习不断进步。思考并不难,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思考很难,我们会受到教育、经验、权威、信息源的影响,很难做出正确且独立的判断——这是思考难点。

这本书可以用用一个词总结它的主旨——好奇心。思考的技术与好奇心有什么关系?因为它是思考的开端。没有好奇心,没有对这个世界发生的问题充满疑问,思考如何开始?因此,当一个人如孩童般——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他的世界最起码是有趣,丰富,充满期待的。或许在探寻答案的过程,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收获训练和开拓思维的角度和方法。比如想象天空的白云5分钟后是什么样子,想象一个特定的领域5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手机的发展。思路决定出路,理性思考让我们可以预知未来的发展,预知未来的好处是可以带来财富。而固步自封,无法独立思考人终将被这个时代淘汰。

思考这门技术有套路,有流程,不是“灵机一动”、想当然、自以为是。训练思考力,随时都可以,比如通勤时间,随便找个无聊的问题进行思考。如看到发小广告的,问自己,如果自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会选择这样的推广方式吗。如果选择了,还有更好的发放广告的方法吗?。有的发小广告为什么发一些小礼品,而有的没有?什么样的方式,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等。简而言之,有事没事,多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办,还能做到更好吗?

思考的基础是忠于事实。但大部分人很难做到忠于事实,这也是争论不休的原因。我们往往会事实中加上一些自己的评价,如你因堵车迟到了,同事可能会认为你昨天晚上喝多了。同事的逻辑可能是,上班迟到→喝多了酒晚起。前者是事实,而后者可能是毫无依据的看法。老板或者其他人还可能会有别的想法,因为看法是每个人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或经验做出的判断,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非常正常。但事实则摆在那儿,可很少有人去关注事实。忠于事实很难,这是它的可贵之处,我们每个人在工作都有责任义务尊重事实。而基于事实做出的判断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思考方法呢?简单的说就是保持怀疑,质疑一切。我们怕麻烦,喜爱直接拿到结论,这非常危险,如果这样我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停滞不前,极有可能被他人带到沟里。尤其是一些专家权威、商家的言论,更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如一些商家广告宣传的面膜效果,事实上,某些面膜鼓吹的美容作用,它只是商家的宣传,它的主要只有一个功效:补水。因为皮肤的好是由:皮肤有没有被感染;毛孔有没有被堵塞的地方;水分是否充足;皮脂分泌是否合适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是否正常有关。你看,科学思考还可以让你知道如何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不自信让我们盲从一些所谓专家言论,损失惨重不说,反而将损失归咎于命运的不公、运气不佳,实在不应该,要怪就怪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无法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与老天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时代,必须具备突破现有价值观的思维能力。世界在变,变的飞快,越来越快,突破固有思维,对未来展开充分的想像,在新时代中,我们有绝佳的机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往往在应该准备的时候没有准备,在应该坚持的时候却没有能坚持下来。独立思考,分析事情背后的规律,让我们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如此简单。

❷  《你的灯亮了吗?》(作者 唐纳德·高斯/杰拉尔德·温伯格 )


你一定知道5W1H 提问方法。

What - 我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Why - 我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When - 这个问题何时发生?我需要在什么时间内解决?

Where - 这个问题可以从哪里入手?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Who - 谁遇到了问题?我可以求助谁?这个问题对谁影响最大?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我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How - 有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吗?如何解决最高效?这个问题真的需要解决吗?

在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问自己,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了解这个问题吗?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百科。

这是故事的前半部分,很好说明我们想要理解问题真相的难度——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人们为了达到自个的目标,往往会隐蔽事实真相。所以在你将一个问题表述出来之前,请仔细推敲,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目的。在推敲你的问题过程中,就有可能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准确的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实现目标无非就是找到真正的问题,然后明确问题由谁解决,再确定问题的来源,最后决定问题是否有必要解决。

最为重要的是不能容忍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却容忍问题的存在,其结果和找不问题一样。

其实,解决任何问题其实都经历两次创造,第一次在头脑中创造,即明确目标和路径方法,第二次是在实践中创造,即执行和反馈,持续改进。

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要忘记初心,因为我们的初心往往都是好的,但有时却会因为诱惑、忧虑、压力等外界而做出有背初心的事情。所以,在解决问题之初就写下最开始的想法: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这样做,让我们记住出发时立下的终点,允许犯错,便要能回头重归回路。

每次提问前,先问问自己「我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这或许只是我自己的问题」这样,明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获得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

不断追问自己,督促自己思考是一件快乐的事。

❸  《金字塔原理》(作者 巴巴拉·明托 )


如何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不缺少想法,但是如何能够正确的表达想法,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需要智慧,这也是困扰很多职场人士的一个大难题,这本书事无巨细的讲解了一些组织、传递信息的技巧,但与这个相比,这本书教给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它更像一本职场写作导则。

我有时也会想,一个好的方案,好的想法,如果不被别人理解,或者上层领导根本没有兴趣听你的方案。这时候,是应该多想想如何表达了。一个好表达,它能调动对方行动,甚至观念上的转变。这是金字塔真正的目的,我也非常希望能够用简洁、有序,逻辑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金字塔原理就是让你把自己的思想按逻辑顺序整理排列,让对方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你的观点。

中心思想是塔尖,论点就是它的基石。你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上而上组织自己的论点,这里需要用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从定义上来看,归纳推理就是通过一些或大量的事件、趋势或实验来证明一个结论。

与之相反,演绎推理就是从结论中得出一个具体陈述,这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推导过程,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耐心看你一步步的将结论推导出来,他们一开始更希望得到的信息是——从你的想法中自己获得的利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序言的重要性,用序言说明背景和冲突,引起听众兴趣和好奇心,是让对方理解自己想法的第一步。

当然,我们也知道,没有最完美的方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每个陈述引导出一个问题,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听众迫切的想要知道的问题,一层一层的问下去,引导听众理解你的想法。

在我们思考如何对方以最快的速度理解你的观点之前,要思考对方的需求,需求可以大体分为4类:一是爱与归属感,如完成工作满足感,真诚的赞美;第二个是欲望和私心,这是人类大脑与生俱来,深植地大脑中的渴求。第三个是成长,我们有克服自己惰性,克服自身局限性的强烈渴求。第四个是希望。这一点最为重要,可以想像一个没有希望的人,是一个死去的人基本上没有区别。如果你能够给人希望,并在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她活着的意义,彼此间接信任感就能建立。

正确表达的原则是简洁。有时过度的修饰自己的观点,反而会使自己的观点失去了可信度。因此为听众量身打造内容非常重要。

看完这本书,不会立即让你成为一个好的表达者或信息传递者,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在职场中不断打磨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技巧。

所以,践行,最重要。最佳策略是持续做正确的事。

❹  《决策与判断》


我们每天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与判断,小到早起吃什么,穿什么。大到结婚生子,购房买车。很多当初自以为正确的决策,在事后看来是个错误的决定,是什么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如果能够合理避开生活中决策和判断的陷阱我们应该做什么?

本书作者斯科特·普劳斯是韦斯利安的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以“最高荣誉”从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他还在斯坦福做了两年的政治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并有伊利诺伊大学做了两年的访问学者。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之作,教我们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今天主要复盘书中的三个内容,分别是如何避开社会因素对我们的影响、自证预言的妙用、你确信你坚守自己的信念吗?

『生活中各种决策陷阱』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因此在做各种决策时必须考虑社会因素对我们的影响。

第一种:社会易化。

我们在做那些简单的熟练的行为时,有旁观者时你可能会做得更好;但对于那些自己没有掌握的技能,有旁观者时则会表现的没那么好。这被称为“社会易化”效应。

也就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是阻碍进步的原因之一,害怕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心法是:1)讲的不好,听得难受的又不是自己;2)我是来给大家分钱的,我所讲非常有价值,可以直接变现。不要脸真的是一份需要磨练的技能。

第二种:责任分散。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事故现场围观群众无一人施救,责任分散会对决策和判断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因为个体所承担的责任在群体里被分散,群体中的个体就会相对懈怠。

解决方案就是指定专人负责。

第三种:社会比较理论。

人们更愿意和那些观点和能力与自己接受的人做比较。即我们做决策时更容易受到亲朋好友的影响,比如亲友推荐的产品。

第四种:群体盲思。

群体的忠诚和从众压力会导致群体盲思,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避免群体盲思最好的方法之一——正式任命某位群体成员担当批评者的角色。

『自证预言的神奇』

自证预言是错误的概念,但神奇的是,这些错误概念最终会证明为是正确的。

人们相信某种事情会发生(可能原本不可能发生),那么这件事最终会发生,这就是自证预言的神奇所在。

一、自证预言与运气。

「自证预言」亦可作为运气的成因之一。当我们渴望某件好事发生时,会倾向于找寻符合该渴望的正面信息,而那么正面信息又可以帮助我们链接到更多的正面信息,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乐观,行为上也因观念的改变发生了改变。进而大大提升了成功的机率。反之,如果不相信好事会发生,则降低了好事的发生的机率。

二、两个例子。

例如若你自认不是读书的材料,那即使有时间也不会用来温习,因为你认为读了也不会懂,结果考试一塌糊涂,然后你对自己说:“果然我不是一个读书的料!”

有人对你说你跟某个下属合不来,你就会不知不觉的专挑对方缺点来看:他眼细鼻扁头皮多,声大没准废话一箩筐,越看越不顺眼,结果可能因小事而反目,完全不能合作,预言便实现了。相反地,假如你相信下属精明干练,你自然会多给他机会去发挥,他犯错了你会包容,结果他亦不负你所望,成为一个出色能干的人。

自证预言最神奇的是——好的不灵,坏的灵。你期盼的好事可能最终不会发生,坏事却一定会发生。

『你确信你坚守自己的信念吗?』

一、一个故事。

来自罗辑思维罗胖60秒:话说我有一个朋友,那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不信鬼,所有没证据的东西,他都不信。他有一辆好车,有一天,有个不识趣的人坐他的车,闲聊中说了一句话,说这车挺好啊,但是我认识两个买这车的人,一个重病,一个坐牢,唉,好惨。说完就走了。这朋友心里可就开始打鼓了。要说把这事放心上吧,无聊,不符合唯物主义价值观;可是完全不挂怀吧,又做不到。压力越来越大,几个月之后,他还是扛不住,找了个机会把车给卖了。

那天,我跟吴伯凡老师聊起这件事。吴老师说,过去都以为科学精神一普及,宗教就没人信了,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宗教提供的是一个意义系统,它像磁场一样存在,各种琐碎小事都在里面得到解释,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这是一种没人能真正彻底躲过的力量。

二、可能的解释。

1、当一些“巧合”发生时,也即小概率事件出现了,我们通常会希望他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当无法解释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有一种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会将事件归因于命运或迷信。

2、做为决策者,在目睹了三至四次相同的结果后请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得出结论,尽量避免将相同结果的短期重复看作有意义。

3、问一上,两件事真的相关吗?要知道因果关系不能推导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也不能推导出因果关系。

4、了解足够的信息,有人总是将根本不存在的因果关系展现给大众。

小结一下,影响我们做出正确决策有社会因素、神奇的自证预言、事情的因果,相关关系。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决策,是生命中重要的技能,书中还提出很多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尽量的避开决策的误区。

这世界就是如此有趣,思考、如何思考,决策,如何决策居然可以影响一个人如何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让你拥有一个说了算的人生,不仅而且有趣的生活。

希望帮助到我的这4本书也能帮助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动脑让你变得更美,我推荐这4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