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MS Office 高级应用计算机基础部分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1.计算机的发展

1.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字为ENIAC,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2美籍匈牙利人冯· 诺依曼(被誉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型计算机——EDVAC(当时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原理:

  1.2.1计算机内部所有的数据的存储和运算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的。

  1.2.2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必须包含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

  1.2.3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的概念。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1.3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般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4 个阶段

第一代(1946—1959)电子管,处理速度(每秒指令数):几千条

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处理速度(每秒指令数):几万至几十万条

第三代(1964—1972)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处理速度(每秒指令数):几十万至几百万条

第四代(1972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处理速度(每秒指令数):上千万至万亿条

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

2.1计算机的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功能

5)网络与通信功能

6)过程控制

7)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助记:D=design)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助记:M=manufacture)

  计算机辅助教育——CAI(助记:I=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技术——CAT(助记:T=technology)

  计算机仿真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

计算机网络功能的重要意义是: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和信息获取的途径.

2.2计算机的应用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

2)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是包括文本(Text)、图形(Graphics )、图像(Image )、音频(Audio)、视频(Video )、动画( Animation )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人和计算机交互地进行上述多种媒介信息的捕捉、传输、转换、编辑、存储、管理,并由计算机综合处理为表格、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视听信息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

3)嵌人式系统

有许多特殊的计算机用于不同的设备中,包括大量的消费电子产品和工业制造系统,都是把处理器芯片嵌人其中,完成特定的处理任务。这些系统称为嵌人式系统。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高档电动玩具等都使用了不同功能的处理器。

3.计算机的分类

3.1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可以分为:

模拟计算机:参与运算的数值由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是连续的。其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目前已很少生产。

数字计算机:参与运算的数值用离散的数字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按数字位进行计算。由于具有逻辑判断等功能,是以近似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工作,所以又被称为“电脑”。

数字和模拟计算机

3.2按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

通用计算机:能解决多种类型的问题,通用性强,如PC

专用计算机:配备有解决特定问题的软件和硬件,能够高速、可靠地解决特定问题,如在导弹和火箭上使用的计算机大部分都是专用计算机。

3.3按计算机的性能、规模可以分为:

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及服务器等。

4.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从类型上看,电子计算机技术正在向巨型化(功能)、微型化(体型)、网络化(共享)和智能化(人脑)方向发展。

4.2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4.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等。

5.电子商务

是一种崭新的商务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方式和流通方式。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技术的结合体(信息+商业)。

按照参加主体将电子商务分为: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如阿里巴巴;

企业与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B2C),如天猫、京东、当当;

消费者与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C2C),如淘宝、微商;

非商务的电子商务(No-business EC)

企业内的电子商务(Intrabusiness EC)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数据与信息

1.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1.2信息:

既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表征;

信息必须数字化编码,才能传送、存储和处理;

信息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3数据与信息的区别: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无意义;

信息是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的结果,有意义。

2.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2.1位(bit)

位是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技术中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代码只有0 和l ,采用多个数码(0和1的组合)来表示一个数,其中的每一个数码称为1 位(bit )。

2.2字节(Byte)

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组成。

字节是信息组织和存储的基本单位,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单位。

千字节 1 KB=1024B=2的10次方B

兆字节 1 MB =1024KB=2的20次方B

吉字节 1 GB =1024MB=2的30次方B

太字节 1 TB =1024 GB=2的40次方B

2.3字长

是指计算机一次能够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也称为计算机的一个“字”。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并行能力越来越强,计算机的字长通常是字节的整倍数,如8 位、16 位、32 位,发展到今天微型机的64 位,大型机已达128 位。

字长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精度。字长越长,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越快,处理能力越强。

3.字符的编码

字符包括西文字符(字母、数字、各种符号)和中文字符。计算机中的数据都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用以表示字符的二进制编码称为字符编码。

3.1西文字符的编码

最常用的字符编码是 ASCII码 。ASCII 码有7 位码和8 位码两种版本。国际通用的是7 位ASCII码,用7 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共有2^7 =128 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 个不同字符的编码。计算机用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存放一个7位ASCII码,最高位设为0。

ASCII码的排列,有大小之分:空格<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3.2汉字的编码

    3.2.1  国标码(GB2312 一1980)

含7445图形符号和两级常用汉字等。

一个国标码,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

一个7位ASCII码,用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存放,最高位为0。

    3.2.2区位码

区位码是区号(行号)和位号(列号)构成,高两位是区号,低两位是位号。

行:阵中的每一行,用区号表示,区号范围1~94

位:阵中的每一列,用位号表示,位号范围1~94

区位码可以表示94*94=8836个汉字。

    3.2.3区位码转换成国标码

例:“中”的区位码(5448)转换为国标码

3.汉字的处理过程

内码=国标码+8080H

例:“中”的国标码(5650H)转换为汉字内码 5650H+8080H=D6D0H

计算机硬件系统

冯• ‘诺依曼模型决定了计算机由输人、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五个部分组成。

1.运算器

又称算术逻辑部件(ALU ),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形成信息的加工厂,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加、减、乘、除)或逻辑运算(与、或、非、异)。

性能指标:字长和运算速度。

字长:指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作为存储数据,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越高;作为存储指令,字长越长,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越强。

运算速度:计算机每秒钟所能执行加法指令的数目,常用百万次/秒(MIPS)表示。

2.控制器

(ControlUnit , CU)是计算机的心脏,由它指挥全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基本功能是根据指令计数器中指定的地址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对其操作码进行译码,再由操作控制部件有序地控制各部件完成操作码规定的功能。

2.1机器指令

通常由操作码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1)操作码:指明指令所要完成操作的性质和功能。

2) 操作数:指明操作码执行时的操作对象,可以是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操作数的存储单元地址)。

2.2 指令的执行过程

2.3 CPU

控制器和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3.存储器

自动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存储器分为内存(又称主存)和外存(又称辅存)两大类。

层次结构

4.输入/输出设备

输人设备(Input devices , I  设备):将信息输入计算机,键盘、鼠标、触摸屏、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人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O设备):将结果反馈给人,显示屏、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语音输出、磁记录设备等;

5.计算机结构

5.1 直接连接

最早的计算机基本上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外部设备等组成部件之中的任意两个组成部件,相互之间基本上都有单独的连接线路。

5.2 总线结构

现代计算机普遍采用总线结构,所谓总线(Bus)就是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各部件由总线连接并通过它传递数据和控制信号。总线一般又分为如下三部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组成。

1.软件的概念

1.1 程序

程序是按照一定顺序执行的,能够完成某一任务的指令集合。

程序=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数据结构(数据的组织形式)

1.2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软件的基础和组成。

高级程序的编译过程(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软件):

1.3 进程和线程

进程:是指进行中的程序,程序+执行=进程。

线程:是细化了的进程,是CPU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2.软件系统及组成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类。

计算机软件分类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一段程序代码或是指令集合,能够通过复制不断感染其他程序、文件等,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主要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和计算机网络两大途径进行传播。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1.1 概念: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寄生性(寄生在可执行程序中,享有该程序的一切权利)、破坏性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只有运行时,才具有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征。

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按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方式,分为如下五类。

引导扇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网络病毒

1.4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

1)磁盘文件数目无故增多;

2)系统的内存空间明显变小;

3)文件的日期/时间值被修改成新近的日期/时间;

4)感染病毒后的可执行文件的长度通常会明显增加;

5)正常情况下可以运行的程序却突然因内存不足而不能装入;

6)程序加载时间或程序执行时间比正常的明显变长;

7)计算机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或不能正常启动。

2. 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清除

1)计算机应定期安装系统补丁,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全设置。同时,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并经常查毒、杀毒;

2)未经检测过是否感染病毒的文件、光盘及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前应首先用杀毒软件查毒后使用;

3)尽量使用具有查毒功能的电子邮箱,尽量不要打开陌生的可疑邮件;

4)浏览网页、下载文件时要选择正规的网站;

5)关注流行病毒的感染途径、发作形式及防范方法,做到预先防范,感染后及时查毒,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6)有效管理系统内建的Administrator账户、Guest账户以及用户创建的账户,包括密码管理、权限管理等;

7)禁用远程功能,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8)修改IE浏览器中与安全相关的设置。

1.7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Internet 基础及应用

1.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即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数据通信:指在两个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传输数据。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一种在有限区域内使用的网络,其传递距离一般在几公里之内,因此适用于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组建的网络。(校园网、企业网)

2.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将不同的局域网通过网间连接形成一个覆盖城市或地区范围的网络。

2.3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又称远程网,覆盖的地域范围要比局域网大得多,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将构成网络的节点和连接节点的线路抽象成点和线,用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从而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

环形网络
星形网络
总线形网络
树形网络

4.Internet 基础

4.1 Internet 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于1994年4月正式接入因特网。

1996年初,中国的Internet已经形成了四大具有国际出口的网络体系: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4.2 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TCP\IP是用于因特网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

1)IP协议(网际协议)

是TCP\IP协议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主要是将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互联在一起。IP的另一个功能是路由选择,即从网上某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传输路径的选择,将数据从一个节点按路径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2)TC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位于传输层。如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

4.3 Internet IP地址和域名工作原理

  4.3.1 IP地址

IP协议有:IPv4协议和IPv6协议。

IPv4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采用点分十进制数4个节点;每个数<=256(2^8))表示,便于记忆。

例如:

  4.3.2 域名

实质是用一组由字符组成的名字代替IP地址。

从右至左分别是第一级域名(或称顶级域名),第二级域名,……,直至主机名。

其结构是:主机名 . 第n级域名 . 第二级域名 . 第一级域名

例如:新浪网址

  4.3.3 DNS原理

从域名到IP地址或从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由域名解析服务器DNS完成。

  4.3.4 接入Internet

1)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由电信服务部门安装语音分离器和ADSL调制解调器和拨号软件。

2)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功能主要有:分配IP地址和网关及DNS、提供联网软件、提供各种因特网服务、接入服务。

3)无线连接

需要一台无线AP,AP很像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或交换机,是无线局域网络中的桥梁。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级MS Office 高级应用计算机基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