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之法:学习《道德经》心得(11)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章 )

在《道德经》第九章里老子以自然之道引申到人之道,告诫世人凡事不可固执,要懂得顺应“道”,回归自然,要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功成身退呢?那就必须要修身。

那么,怎么修身呢?修身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呢?接下来的第十章,老子详细阐述了一个人修身应该达到的境界。

第十章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直译:

精神和形体合一,就能不分离吗?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就能像婴儿一样吗?

清除内心的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就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就能不利用智巧吗?

生来具有的感官在接触外界时,就能够宁静谦和吗?

明白四达时,就能做到无为吗?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理解与感悟:

营魄抱一

老子在本章里主要讲了修身的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达到的目的——“玄德”。

老子连用了六个反问句,逐层阐述。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做了总结,分别对一般人和统治者的行为做出了阐释。

每一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抱一”。

人的肉体是帮助灵魂做事的,是灵魂的工具 ,只有肉体和灵魂高度合一的时候,才可保持和谐,才能做到心境淡定,才能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提升自身修养,已达到“爱民治国”。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身体与灵魂的合一呢?也就是说有几个人能不视外物的诱惑呢?

人们大多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名利、地位都是自己努力得到的,是自己的能力、智慧高于别人的结果,是自己的“功劳”,任务自己有价值。

但当自己处于逆境、贫困境遇时,就怨天尤人,觉得是老天对自己不公,于是就失魂落魄,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

人大多都是这样依靠身外之物来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自己本身。

所以,真正的“大道”,是要做到华屋陋室无二无别,我就是我,不因任何外在条件的变化而降低一点点儿我的价值,这才是“营魄抱一”!

婴儿之柔

世界上能实现“营魄抱一”的只有婴儿。

老子一向推崇“柔”,从“上善若水”的水之柔,到本章的婴儿之柔,为什么呢?因为老子最懂得“柔软胜刚强”的“道”。

婴儿的身体、肌肉都是柔弱、顺滑的,精神也是柔和的,柔和不争,身心自然合一。

婴孩不谙世事事,万事皆清,头脑清明,不知金银财宝、名利地位、成败荣辱为何物,也不知是是非非为何事,只知饿了吃,困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因为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事事表现出刚强的一面,说话声音都要压过他人,处处争强好胜,这样的人往往越是争强,越是不强,就像俗语说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为什么心高而命薄?那就是因为不懂的柔,违背了大“道”。

柔能够包容,就像水一样,它和什么东西都能融合,所以它能够越聚越多,源源不绝。如果你棱角分明,又十分的坚硬,你就不易与他人“融合”,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可以想象“孤家寡人”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老子推崇婴儿一样的“柔”,像婴儿那样去除主观意念,剔除私欲,让自己的内心趋于平静,顺承事物本身的规律,这就是道行。

能够做到这一点,还怕做不好人,做不好事吗?

至高无上的母爱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读过这段,我感受到了至高无上的母爱。

母亲孕育,生养了子女,却从不要求回报。

她从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也从不把自己的意志、愿望强加给子女,而是让他们顺应自然规律的成长。

真正的爱就是懂得无私的奉献而不求回报的,不参杂任何的私心杂念的,只有这样你才会用最好的付出“生之、畜之”,然后却又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所以母爱是最接近于道所说的玄德境界的。

以婴儿之柔,母亲之爱,修身养性,“涤除玄览”,达到“玄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修身之法:学习《道德经》心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