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未来发展畅想

作为一名新砼人,商品混凝土目前的生产模式我认为有很大的可以改进之处的。

1. 质量控制方面的改进。商砼的生产主要依靠六种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外加剂,水)的配比搅拌之后运输到工地施工,在质量上,配比中原材料的性能出现波动时必然会引起砼质量波动,因此在搅拌站大规模生产的环境下,我认为最首先应该改进的是加强原材料的分类验收与分类使用,严格遵守先检测后使用的规定,基本上没有搅拌站能做到这一点。水泥和矿粉来源稳定,不会有太大问题;粉煤灰每车检测细度、酸碱是否异常、烧失量与需水量比,分级使用;砂石骨料主要检测每一批次的石粉、含泥、级配及压碎强度,并且在进站时采取大船一次堆满料场,保证在同批次使用时的稳定性,在新进场不同砂石时重新检测,分开堆放使用;外加剂主要检测固含量、与水泥适应性、砂石中的泥及石粉对外加剂减水和保坍的影响,通过试配确定最佳掺量,外加剂进场最好与骨料相一致,每一批次更换,确保掺量在外加剂厂的推荐掺量左右,避免过高掺量导致质量风险及成本升高;用水量有四个影响因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粉煤灰需水量比,砂石含水及高温天气。商砼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原材料,做好这一点,混凝土的生产会轻松很多。

2. 工地施工的反馈改进。商品混凝土是一个半成品,需要施工方配合才能成为合格的成品,通常在供应过程中,要保证及时的沟通,连续供应但不要押车,最好每一车装一壶二十升的外加剂备用,避免天气或者等待时间过长的原因,由于混凝土水化反应的进行导致和异性变差,施工困难,此时一般工人都会加入水来调整,改变了混凝土的水胶比,强度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对混凝土状态的把控是每一个合格质检应该尽力去做好的事情,出站状态及等待一两个小时的状态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3. 商混的下一步应该也是自动化生产。以前参观过一个平板玻璃生产车间,整个车间只有五个人,两个人监控电脑,两个人监控生产线,一个人处理不合格品真正的流水线作业。现在的商混也就是利用了传感器,并没有真正实现解放人力的目标,打土依旧需要机操,配比还是要质检不断调整,混凝土每一车可能状态都不一样,粗放式作业,非常累人。如果可以做到针对不同批次原材料设定一批固定参数来进行生产,利用搅拌机自带的传感器进行监控混凝土的状态,设定正常的波动范围,当批次原材料足够多到可以生产一周左右则大致可以实现一个机操控制多个搅拌机和一个质检上班的目标。在目前环保形势和就业形势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环保肯定不达标,现在的大专以上的毕业生也没几个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只有爆炸式的进步才能赢得竞争,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不改变可能永远都是亏损的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混凝土未来发展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