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塔

      如同南京的长江大桥一样,郑州的二七纪念塔也极富时代特色,而且至今未变。

      关于二七大罢工的历史记忆,来源于小时候看过一部彩色电影《风暴》,施洋大律师的光辉形象一直不曾忘记(红色教育从小娃娃开始抓起还是有一点成效的)。

      所以,当来郑州的动车上那位小姑娘提到二七广场时,我立刻有了前去参观的愿望。

      二七纪念塔坐落于郑州市中心,自1971年建成以来,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地标。

      5月27日下午二点四十分,我走出了郑州火车站。虽然已经知道二七广场距离火车站不远,但还是询问了不少人。直到到达二七广场才发现:难怪近在咫尺,我却难以找到,原来它已湮没在商业大厦的包围之中了——当年,它可是郑州最高的建筑啊!

      二七广场的面积不太大,由于周围全是商业大厦,这就让63米高的二七双塔从视觉上看显得瘦小了不少。据说,过去乘火车路过郑州,在火车车窗里就能清晰地看见二七塔。

      当商业大潮席卷神州大地后,二七塔也未能幸免。几年前,如果有人还想进去缅怀先辈的革命精神,他一定会失望的。里面已没有了任何二七大罢工的内容介绍,纪念塔里全都变成了商铺!

      如今的纪念馆历时两年多的修缮,于2012年7月1日对外免费开放。我很想进去看看里面都会有哪些展览内容。用我当时的想法是:“去学学工-运精髓,回去后向主-席转训。”

      由于当天是星期一,是纪念馆闭馆休息的日子,我只好在广场上转悠。时值三点整,纪念塔上忽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那是编钟敲击出来的《东方红》,与小时候听到的那个旋律别无二样。乐曲演奏完毕后,还传来女播音员庄重的报时声。接着就是三声沉重的钟响。我恍如又回到了那个非常的岁月里。

      5月30日下午,我从新乡又来到郑州中转动车回南京,正好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二七纪念馆看看。

      就像进火车站一样,进入二七纪念馆也要出示身份证,也要经过同样的安检。

      纪念馆有14层楼,其中塔基为3层石栏环绕的阅台,塔身为11层。纪念塔为双塔结构,正门进去的右侧是电梯和盘旋的楼梯,左侧才是各层展厅(应该是“室”)。纪念馆共有九个面积不超过四十平米的展厅,容纳不了多少观众(好在观众也不多),而且展览的文物也很贫乏,历史图片也不多,这让我很是失望。

      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还是二七塔的前身今世的介绍了。

     所谓二七塔,最先还是从当地老百姓的口中叫出来的。二七纪念塔的前身是一座15米高的五棱木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郑州市物资交流骡马大会的会标。因为它正好坐落于二七烈士牺牲地,郑州的市民无意间把它和1923年2月7日那场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联系到了一起,称它为二七塔,意外地赋予了这座骡马大会会标以政治涵义——也许,老百姓看到受苦受累的骡马,也联想到了受苦受难的工人阶级的弟兄们了吧?

      1971年夏天,木塔倒塌了。郑州市人民Z府(当时应该叫革--命--委员会吧)决定在木塔原址上新建二七纪念塔,并于当年7月1日动工,同年的9月29日落成。

      从木塔的倒塌,到新塔的建成,整个过程可谓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郑州二七纪念馆是河南省首推的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2006年由国务院颁布为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参观的人数极少,但在一部分国人的心中,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郑州二七广场上的二七纪念塔  
整点报时的钟楼
 每周一是纪念馆闭馆日(又见题字)  
观众须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文保碑后面也有乱刻的痕迹(第一段文字中的第一句话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开馆日(这里其实是出口)  
一层大厅
纪念馆一楼内景
一楼内墙上的各种铭牌  
展室内景
展室内景
当年罢工工人使用的武器  
两座纪念塔的模型(后面双塔的铭牌上注明是钧瓷制造)  


1971年新塔的设计者





我收藏的河南省粮票上全部都有二七纪念塔的图案  
蓝天白云下的二七纪念塔  
顶层上看周围市容
这样的角度拍摄,二七塔威武了许多  


2013-06-11 17:57:06|  分类: 旅行杂记

阅读(456)| 评论(7) 


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州二七纪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