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三年级下册学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二)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封雪老师组织老师们做小游戏--做动作让人猜是什么东西。老师们分组开始构思和排练。有的小组表演旋转木马,有的小组表演千手观音,有的小组表演接力赛,我们小组表演了“未”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热身运动之后,王老师总结:做游戏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接着,王老师总结昨天他分享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但是信息类文本如何教呢?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例,传统的教学是这样的:认识字词;了解内容;掌握方法。而王老师是这样教的:让孩子们做思维导图,找出文章中哪些东西是真实的,哪些东西是主观的,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假如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在认真地做思维导图,若有所思。孩子们通过找数据、证据等,发现文章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观点是由论据支撑的,孩子们寻找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找到作者的观点。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区分文学文本和科学文本,王老师找了《观潮》这一篇文章,让孩子们对比,思考: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文学文本抒发情绪,按照顺序编排。而科学文本表达观点,逻辑性强。我们的部编或统编教材,散文、诗歌是主流,科学文本太少。而在美国,科学文本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觉得这跟我们国家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我国自古是一个浪漫的诗的国度是息息相关的。

图片发自App

      面对信息文本,我们可以怎么教呢?如下图所见,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的数据大时代,网络如此发达,我们又该培养孩子们怎样的能力呢?王老师给出了答案: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快速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编辑文本的能力。可以让孩子们搜集百度百科介绍“岳飞”的信息,比较哪些信息不可或缺,明确编写词条三个要素--人物生平、事迹、人物评价,再组织材料,编写另一个人的词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来看看教育强国美国加州课程标准,我们看到应用文体阅读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和水平。

图片发自App

      反思我们的教育,许多老师总是强迫孩子去用优美的词汇去装饰自己的文章,事实上,三年级的孩子能够从结构性整体出发,清晰地表达意思就足够了。再看小小的班级视频拍摄活动暗含的个中乾坤。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经过结构示范、自我探索、反复试错、形成结构,教师搭建脚手架,最后形成作品。孩子们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收集和处理信息,制成作品。看美国加州课程标准里规定培养的学生能力,可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重要性。

图片发自App

王老师总结写作的最高境界:

图片发自App

    接下来,封雪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案例。以月份为线索安排教学,不同的季节读不同的诗和书。在二月读节气诗,三月读百花诗,四月读荷花诗,五月读端午诗,六月读金子美玲诗。

图片发自App

以新春诗会开启课程,很有仪式感。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写诗,记录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接下来,孩子们进行文本学习,了解中国从古到今各地的立春习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绘制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春帖子。

图片发自App

学习文章《团圆》,从元宵节感受团圆。

图片发自App

  当堂或课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图片发自App

    先让学生采访家人,请他们谈谈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次分别是什么?然后写作:最难忘的一次分别,回归到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自制灯谜,用心制作礼物奖励猜谜猜对的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接下来是《拥抱春天》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先进行文本梳理:梳理字词、文章结构。

图片发自App

人人都是小小解说员。

图片发自App

      写作环节落实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用笔尖记录中国独有的庆祝方式--春节。

图片发自App

      研究性学习环节--像物候学家一样研究世界各地的春。

图片发自App

      学生对东西南北不同地方的人进行采访,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此时我国不同地区春天的物候变化,完成《春之报》。

图片发自App

      一个手工制作很多美丽鲜花的孩子的--《春之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进入到第二单元“春的秘密”的教学,绘本故事怎么教?以《小恩的秘密花园》为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以写作做为评估学生学习结果的手段。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指尖上的春天”这一单元,以学习单落实《第一次做压花》这一课的基础知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第三单元“指尖上的春天”第二课是《草木染》,教学安排如下:

图片发自App

  学生们自制课文解说课件。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我们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呢?如下图:

图片发自App

全课程里有晨诵主题,具体怎么操作呢?

图片发自App

按照主题晨诵:月亮、菊花、梅花主题。

图片发自App

      以晨诵主题《菊》做为案例,学生们进行研菊、品菊、绘菊、包装、吟菊、售菊活动。

图片发自App

    写作--菊花茶时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图片发自App

小种子班人人都是小主播。

图片发自App

      学生们在校园里的各个地方晨诵,观察记录每个节气校园的变化。

图片发自App

全课程生活的另一面--海量阅读。

图片发自App

  规定阅读量,再付诸实践。

图片发自App

  学生们进行假期读书评选、交流活动。

图片发自App

      利用阅读生长树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树叶上的阅读量节节攀高。

图片发自App

      在应试背景下进行全课程探索,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全课程的平衡呢?以小纸条进行字词、仿写、阅读、写字专项测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初此之外,封老师还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测,分为语言表达和成果展示部分。

图片发自App

      最后,回到绘本教学,如何挖掘绘本的“点”呢?如下:

图片发自App

      上午的最后一位分享教学经验的老师是来自松山湖第一小学的邱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全课程视角下的“情趣”小古文教学。

图片发自App

      邱老师提出小学小古文特点及教学困境,让老师们对小古文教学有了初步了解。

图片发自App

      新课标里并没有明确的对小古文教学的具体描述。

图片发自App

“情趣”课堂的心理学依据,如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首先,教师让学生配合动作读词,再自由读文,接着划分节奏读,最后抓住关键句--最后一句品读。重点在于从“冀复得兔”悟出应该充满希望地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读出情趣来,熟读成诵。

图片发自App

      最后学生把课文中的情景表演出来。一上午在忙碌而充实中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图片发自App

      下午,老师们分组对全课程读本三年级下册进行教学设计,小组计时10分钟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构思。每一个小组分享完毕之后,退居一旁,剩下的老师在倒计时3分钟内表达对这组的赞美,用上“我喜欢”的句型,在倒计时2分钟内表达对这组的建议,用上“如果,就”“要是,就好了”的句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是我们组的教学设计--《开启一场艺术之旅》。

图片发自App

      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老师们迸发了不少独特的观点和思维火花。一天的学习,节奏紧凑,收获颇丰,干货慢慢。我们一天一天成长,希望有一天长成茁壮的大树。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课程三年级下册学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