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种下一棵未来的“银杏树”

<1>

我曾经到云南旅游,在当地听到一则小故事,云南腾冲有个原始村落叫银杏村。每年秋冬之际,上万棵银杏树的叶子一点点变黄,将这里装扮成一个童话世界,因此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大量银杏树在农户房前屋后茂盛生长,柔和而多情,远远望去:房在树中,村在林中,辉映成景,别具一格。

众所周知,银杏是有名的长寿树,今天要说到的“树木思维”就是:站在今天想未来,为自己未来20-30年种下这样的一棵“银杏树”。

<2>

细细想来,“树木思维”就是长线思考,把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地拉长,把未来每10年,甚至是30年的事情想清楚,再来做现在的决定就不难了。

大学时代我们经贸学院有个很牛的郑学长,在我们大家都还在蒙头读书,充耳不闻窗外事的时候,他已经悄悄利用家里闲置的资金投入股市开始炒股了。

他的偶像是著名的长线价值投资理论的提出者沃伦.巴菲特。在毕业后的的10多年里,学长系统学习了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他买入并且持有的股票基本都是在5-10年以上的,而在此期间,多看书,少看股市,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眼界和投资体系。

在过去的5年间,他实现了A股收益4倍,美股收益2倍的不俗业绩,就算是在2017年整个股市行情并不出色的一年,他还是战胜了97%以上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得不令人十分敬佩。

同时他也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他的一些投资见地,都非常符合今天我们讨论的“树木思维”。他说,巴菲特可以称为“一生的买家”,一生都去买好股票,则看问题的视角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巴菲特有个著名的10/10/10法则:一个人最终能否投资致富的前提是:ta能否看得足够远,并且能以终为始,做且仅做正确的事情。10分钟后,我会怎么看这个决定?10个月后呢?10年后呢?因此郑学长深刻地践行了这个原则。

另外对于想进入股市的初学者,他的建议是需要用闲钱先经历一次完整的牛熊市转换,大概是5-7年时间,观察闲钱在股市中的起起落落,体会心情的变化,这样再进行大规模投资比较好,既能快速学到经验,又能在未来真正挣到钱。

郑学长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人如果能着眼长期,从至少5-10年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的行为模式可能完全不同。99%的人无法在股市上取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并非他们运气不好,或者不够聪明,只是因为他们缺乏从长期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或者说无法抵御短期利益的诱惑。

<3>

另外一个我很敬佩的人是“趁早”品牌的创始人王潇,潇洒姐。我买过她所有的畅销书籍,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一本书应该就是《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在她的影响下,我在两年前购买了专门由她设计的“趁早效率手册”,而这本手册填写的特别之处在于,需要翻到最后一章先填写“一生的计划”,从家庭、事业、外貌、教育、收入、旅行等各个方面,写下你的愿景,越详细越好,计划越详细,实现的几率越高。

潇洒姐的理念是效率手册是一个人未来的加速器,是你向未来下的订单,可以阶段性实现的梦想。手册是自传,是唯独属于你有生之年的一本书。

潇洒姐倡导的理念深深扎进了我的体内,人还是要有目的性,从长远角度看问题,憧憬未来。每个人若都能采用这种目标导向来决定自己今天的生活;才是现在前进的动力,才不会被眼前的小事羁绊。

<4>

生命的意义,我认为可以用向死而生,以终为始的态度思考。这就是“树木思维”。如果我们暂时无法展望20-30年后的自己,那么至少要用5-10年的眼光去考虑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跳出条条框框本身,像看待演员一样看待自己的表演,可以更加理性和抽离出小怨小艾,更加平稳自己的情绪,修炼心智,这真的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可以让人受益终身。

世界上的那些牛人、大师都是“树木思维”的实践者,除了上述提到的巴菲特,还包括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他也是通过至少10年为思考期限来考量亚马逊的发展之路的。更有甚者像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年纪轻轻就已经习惯用一个世纪的角度,也就是100年的时间来思考问题,来帮助今天的自己做决定,试问这样的决定能不正确么?这么多的牛人和大师都在这样做,我们为何不学习和模仿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自己种下一棵未来的“银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