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子 3班 360号 刻意练习Day15

刻意练习Day15

  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

这一段主要分成两部分来描写,第一部分是景物描写,第二部分是对母亲纺织场景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是作者的回忆。所以回忆里的场景给人朦胧模糊不清的感觉。

【刻意练习】

如今,每当看到“红艳艳”的山楂糖葫芦,脑子里便不自觉的会想起老北京古旧的城墙根,灰黄色的,像一副铺满灰尘的洋画镶嵌在蓝天白云下;城墙根有些剥落的石灰,斑驳不清,嫩黄的青草静静的依靠在城墙根脚下;一头白发但仍精神抖擞的老大爷在那样的蓝天下放风筝,左手死死的拽着摇柄,右手轻轻拉着线,随风时松时紧,头往后拗着仰望天空,那五彩斑斓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左右摇曳。像一只单薄的彩蝶,又像一只孤独的大鸟,分明又是一只五色彩灯,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老北京古曲。

这老人,也许就是我的街坊四邻中的一位,极为普通的一位,但都让人看的那么有滋有味。

【对比思考】

描写了一个老北京胡同里住着的老大爷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琳子 3班 360号 刻意练习Da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