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堂写作课复盘第七课:学会读这五种类型的书,你就成了读书达人

很喜欢韩寒的那句话“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但现实又被他的另一句话“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牵着鼻子走。

学了核桃读书法,拿起一本书,却又回到原地,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核桃读书法教给我们:阅读一本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脱壳,第二遍快读,第三遍慢想。

为了能把知识吃透,这节课老师教我们用核桃读书法来阅读不同类型的书,把方法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

之前老师教我们选书的技巧,我们都学会了选取自己要拆的书,还做了垂直领域的书单,决心深挖,哪怕当半个专家也是好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只需要学某种类型书的阅读方法就可以了?比如涉及自己所选领域的书。

老师的建议是:各种类型书的读法都应该掌握。一来是为未来写各种各样的拆书稿做准备;二来是为了快速提升阅读能力。

我们在练习写稿时,重点读写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书。看书时则要放开,不要局限在特定的类型里。

下面我们从写拆书稿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介绍五类图书的阅读方法。

第一类:干货类图书。这类图书的特点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结构性比较强。

干货类图书通常包含几个模块。比如“这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表现形式”“具体怎么来做”“有哪些应用领域”“有何注意事项”“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等。

我们使用核桃读书法,先打碎外壳,直奔主题,找出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再按照模块来划分书籍的内容,快读慢想。

运用这种方法来读书,哪怕遇到特别难读的书,经过分块,都会变得容易好懂起来。

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语言晦涩,读起来很困难。书中说了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阅读的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终极目标。

我们通过划分模块:阅读是什么;具体怎么做;有哪些应用;意义是什么。再一一对应书上的内容,这时会发现,书里四个部分的内容正好是四个模块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读下来,我们不但理解了这本书,学会了书里的方法,还解决了我们不会读,读不懂的问题。

第二类:文学类图书。这里说的文学类图书一般是指虚构小说。

我们平时看小说,多数人只关心故事情节,比如谁和谁结婚了,谁想陷害谁,最后的结果怎么样等等。

如果仅关注情节,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意义何在?小说存在的价值如何体现?

所以,我们要通过故事体会作者的观点、想法、态度等等。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表明我们把书读懂了,才能写出合格的拆书稿。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从小熟悉的概括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的内涵。理解小说的意思和内涵,是写拆书稿的基本要求。

第三类,传记类图书。这类图书故事性比较强,是以事实为依据创作的,需要人们通过人物的故事,总结一些道理供自己借鉴。

读传记书的要点,是通过故事总结道理,然后结合自身来体会道理,做到活学活用。这样的话,这本传记就不再只是故事书,而变成了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书。

在写拆书稿的时候,不能只做内容的搬运工,把整个故事复述一遍。要从人物做人做事的方法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再举一反三,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进去。

第四类:科普类图书。这类书不好读,主要是因为它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并且建立在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上。另外还需要阅读者有数学、物理或者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对阅读者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阅读科普书的小窍门,就是“抓大放小”。抓住核心推理概念,忽略跟主要过程不相关的复杂细节。

第五类:散文类图书。比如作者的感悟分享,哲理散文集,哲理故事集等等。

我们都知道,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说,一篇散文一定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也就是“散文的神”。

所以,读散文书的方法,是透过散乱的文字,抓住散文的神。在写拆书稿的时候,快速找出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尤为重要。

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要以自己选定的书为主。同时,不要忘记安排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料,广泛地尝试,多去体验。

正如湘湘导师说过的,知道和会之间,还有无数个练习,干就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1堂写作课复盘第七课:学会读这五种类型的书,你就成了读书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