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往事(16)筹建红卫中学之回忆

【红卫中学是随州(原为随县)较早创办的一所民办中学,曾经还设过高中,位于沿河大道南端,几易校名,现在已改名为“随州外国语学校”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去不了一中就读的,一般就到红卫中学读初中读高中。

只知道父亲年轻时曾在红卫中学教过书,没想到还是创始人之一。父亲毕业于襄阳四中,是那个时代比较稀缺的高中生。

父亲1940年10月生人,今年83岁了,一生历尽坎坷。20多岁在红卫中学有执教经历,下乡后30多岁,又在三里岗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还教过师训班。终因家庭出身等原因,没在教育行业干下去。

《父亲的往事》是父亲以散记片断形式写成的回忆录,许多年限和故事可能有所交集,我也不作改动,就用他的原作发表。】

筹建“红卫中学”之回忆

大约是1962年吧。我和王正茂、徐宗铸、周孝维等几人合伙从事油漆手艺,到随县的四镇八店乃至乡下做手艺来维持生计,我们策划到随南尚店去作尝试,这是基于王正茂在随县一中的同学李啟裕在尚店中学教书,以李的关系介绍给其周围学校的黑板、桌、凳有否需装修一新的业务。某天,我们一行4人正准备出发,我突然接到城关镇通知,有重要事情要办,通知人说是筹建“民办中学”一事,到尚店从事油漆一事只能由他们3人去了。

筹办“城关民办中学”的主持人华清海,时任镇教育干事,他受镇委委员王炳怀安排,因当时随县只有青城内的一中、厉山二中、洪山三中等三个初中,城关镇范围内小学毕业生加上历届毕业生大约有100余人无处上初中,城关镇委经研究决定,办一所民办中学,解决失学学生的读书问题。到会人员连我共三人。时值暑假期间, 随即就开始筹办,在东关小学门前设立招生报名点,开始招生报名,仅两三天时间,报名者就达100多人。多数学生系城关镇范围的学生,还有城郊的学生,更有环潭镇、淅河等镇的学生。学校规定实行走读制,乡镇学生食宿自理,可投亲靠友。暂时分为两个班,学校教室设在上农场对面山上的原“随县师范”,课程设置:语、数、政治、体、音、美。教师3人:余世源教政治课,代理负责人;倪时民教语文课,任乙班班主任,因脸上有红胎记,学生戏称小红脸;我教代教、几何课,任甲班班主任,兼代体育、音乐、美术。

学生早餐在家里吃,然后到校上4节课后放学回家。

随县师范地处蒋家岗北部,离城约10里,下坡还要翻越铁路(很危险,好在从未出过事,平时在校抓安全教育的结果),经上农场、公路段、再经小东关、大东门,到城关镇街上。每天放学时,学生们都分散向四面八方,我玩笑地说:我的学生遍四方。当时我也只有21岁,年纪最大的学生也有17、18岁,因他们是往届小学毕业生。记得最大的一个环潭学生姓张,名字不记得了,其爱人在县防疫站工作,因其文化低,故来校读书。

民办中学在随县师范开办仅1年的时间,路程远,不安全,后经城关镇研究,搬到综合厂的一排平房中,大约10间房。大概在文化大革命命期间,改名为“红卫中学”,原来的3名教师陆续精简,先后多次更换教职人员,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红卫中学”频繁改名,“城关中学”、“市六中”、“市第一职业中学”,现在改为了“随州外国语学校”。

在这个学校,我任教1年多后,接通知精简转街道安排,时任镇委副书记的阮道法,随意在口袋里拿了一个“丹江”牌纸烟盒,在背面写了几个字作为介绍信,大意是:“二街肖街长,今有付斯佳回街道,由你安排。署名阮,x年×月x日。这能是介绍信吗?这能称文书吗?这和今天的“以人为本”简直是天壤之别。

七十年代初,下乡后的某日,在三里岗尚店火石冲农村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我和老伴杨志英一看,惊呆了,怎么会是他?再定晴一看,是的,不错,是阮道法。阮说:“讨杯水喝。”我还是较仁义地取一茶杯,在土壶中满倒一不碗凉茶,阮一咕噜喝完后,似乎感概地说:“我原来未给大家办过事!”我和老伴内心震憾,表面却什么也未说,只是淡然加木然,木然加淡然,毫无表情。我被他藐视过,当时一张烟盒就精减了我。老杨因和董裕馨关系好,也被他以权势威胁过。坐了一会,也无共同语言交流,知趣地走了。还记得当时阮道法手拄一根棍子,大概是在农村怕狗咬生人,吓狗用的。走时道谢说:“多谢茶,我还要到刘店老婆家里去,她下乡到刘店了。”我再次震撼,心想这事怎么轮到他了?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将从田家湾的月亮沟翻山下到覃家门,到古庙行至刘店。 曾记得阮的老婆又瘦又矮,佝腰驼背、骨瘦如柴,多病,镇委书记的老婆咋也下乡了呢?该不是鸡窝里捡鸭蛋那么容易捡吧!后来不久听说其内人死后,又娶了丧偶之妇薛洪贵为续妻,薛的前夫陶义明,曾在综合厂熬过糖,任过厂里的青年团书记,两脚因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我从农村返城后,就再未见过阮道法,可能很早以前就已亡故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的往事(16)筹建红卫中学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