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生活

来源:798附近某展馆


前言

木,无言

但,并非沉默

木寄情怀,木抒意绪

匆碌的人们

请停下来,聆听木之心语

暂弃纷华大世界

闻木之味

品木之道

享木之美

每天,在路上,在奔波,在忙碌,在打拼,匆匆的脚步迷失了最初的心灵。生活中我们不能负载太多,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懂得平静充实,懂得优雅又不失品位,这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

木的一生经历风雨,留下的年轮是生命带文理。隔着漫漫的时空长廊,呆呆自然地木头,仿若是人生的另一种形态,拙然朴素,不沉重,无抱怨,简单质朴的存在。人于尘世,亦该向木,留一丝空间给自己,用心聆听自然的声音,以木唤醒沉睡的内心,感受洗涤过后放空的自己。

本次展览借木之形态的变化,带你走回最本真的心灵,在“木·生活”的时刻,体验“木”所传达的没干,进入一个纯粹和平的境界,忘却人生所有的困扰。本质生活,痴着与木,愚执于木,醉心于木,悟之人生。

木无喜怒哀乐却常比拟于人。朽木不可雕道出孺子不可教的感叹;十年树木言说百年树人的坚持;连理之枝称颂比翼爱情的恒久。木与人似,有性格凝缩为一种朴拙坚持和沧桑。朴拙是一种木讷,舍弃了精明,抛却了便捷,不为求快但为坚持和不懈。一圈圈一道道年轮起伏,褶皱的表皮记载了历经风雪的沧桑,是为木之性格。从口舌之亲的碗筷到俯仰坐卧的桌椅,从规界窗的棂棱到搭房建屋的栋梁,木静静地处在人的周围,不张扬,不放肆,调地框架起日常生活的边界。一叶木舟承载起游子远行的背影;一双木屐踩踏出漫漫人生的印记;一架木琴弹奏出喜怒哀乐的旋律。木出于自然,有机的生长是生命的延续,所以亲近。外形圆润触感柔钝,无山石的嶙峋,所以温和。气质内敛色泽雅致,无金属的坚硬,所以平淡。木藏于野又隐于市,平淡温和,亲于人,近生活,是为木之特质。天地自有大美,木源自然,取材天地,经风霜披雨雪集自然之美。当君提毛笔蘸松墨宣纸挥笔时,可否想到这些种种皆是木的幻化。文化之诞生来自这墨与笔的交融,笔与纸的碰撞,纸与墨的沁印。趋木向木塑造了文化的特质,静心向书静心向画更是静心向木营造出一种低调内敛的美学气质和文化氛围,构成可耐玩味的雅致之趣和沉静之思是为木之文化。有钻木取火之生活起源才能演绎出现代社会之文明,有木与夜孰长之争论方能使人类碰撞出思维创新之灵感,委身于坚硬冷漠的建筑。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与聪明人打着精明的叫道,应付着圆滑与事故,可曾尝试去把握亲近,体味平淡,感受温和?奔波于钢筋铁骨的街道追求立竿见影的速度,面对急于求成的功力,可曾渴求去领悟朴拙享受坚持,体验沧桑风云易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人们内心对最纯真和当然的向往,抛却功名的羁绊,看轻风云的变换,舒缓生命带书奏,钝化人际的关系,体察内心的渴望,以木心待人,以木性待己,比德与木,沁受木·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