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之争——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今晚的夜读,仿佛带着我回到100多年前的“武林大会”,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各大门派高手纷纷亮剑——

陶本一先生就曾指出:“既然是工具,又何以来什么思想性?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混乱。”
申小龙先生于1987年发表文章,从语言学角度指出“社会性,或者说人文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
1993年,韩军在《语文学习》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主义精神》一文,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由此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

第三个时期:21世纪初至今。

有研究者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论,反映出语文教育研究者两种不同的追求,
“一种是科学主义的思维方法,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教学评估的标准化”;
“另一种是人文主义的思维方法,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当是知、情、意的统一,制定教学目标只能起到消极的束缚作用”。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性质”作了如下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表述可以视为对前段时期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作出的一个总结,正如有研究者解释的那样:“‘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突出这两面的功能。

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一个多世纪的语文课程性质争论,使“人文性”得到了正当的关注,也促使人们更直接地站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立场,重新审视与思考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元性。

    一个多世纪了,百年的争论不休,终于有了今天我手中的统编语文教材!它,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是百年来社会各界对于语文课程的共同期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多世纪之争——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