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六十四)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段是有要求的,把握好学段的连续性,首先需要有学段的意识,明确学段的基本教学目标,低年级在大量阅读中,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积累词汇,二是培养语感。下面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大量阅读中积累词汇

小学低段的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先从识字学词开始,然后进入阅读阶段。教材中已经安排了较多的生字和新词,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有所收获。不过,这只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对于孩子的识字学词来说,教材中的字和词也是基本保底的,也是必须学好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的课型基本明确,没有在低段的学生中安排“单元预习课”,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教材中的生字和新词的量就比较多,如果按照“单元预习课”来上,再增加生字新词的量,低段的孩子是很难学完生字和新词的。二是要明确课型与课时的关系。为了让孩子学好本篇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有时一篇课文的生字和新词还需要安排两个课时来学,更谈不上单元预习了。

教材中的生字和新词,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定要学好。关于识字学词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广大教师一定会按照学段识字学词的策略进行的,有自主识字、集中识字、对比识字、图片识字、组词识字、还有归类识字、字理识字等。                比如归类识字,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妙的诗歌和童谣》中的《拍手歌》,虽然是“集中识字课”,但我们仍然可以进行归类识字,可以把“鸟类”归为一组,有孔雀、锦鸡等;还可以把“兽类”归为一组,有猛虎、熊猫等。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生字和新词的趣味性,相应的学习策略就可以采用“我为动物朋友找到家”等。不管怎样,都是让孩子积累词汇的。

大量阅读更是让孩子积累词语的,链接阅读丛书中的《拍手歌》。阅读策略:1、自由读儿歌《拍手歌》,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默读儿歌,圈出文中鸟类朋友的名字,并想一想:这些鸟儿有什么特点?

在丛书文章《拍手歌》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教材中有的鸟类的名字,比如:大雁、孔雀、黄鹂等;一类是丛书中出现的鸟类的名字,比如:鸭子、小鸡、天鹅、鸳鸯、喜鹊等。对于丛书出现的鸟类的名字,孩子能记住多少算多少,记住一个也算是积累的词汇了。

二、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是读书和写字。小学低段的学生读书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读书已经建构了一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读书体系:“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低段学生的读书,第一是模仿。示范读书非常重要,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读书的,因为,一开始,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读就好,所以,要模仿着读。老师的声情并茂,孩子看得很清楚。

    小学低段学生的读书,第二是断句。模仿是找到读书的感觉,有节奏读书可能需要自己去尝试了,断句则是好的读书实践活动。儿歌、诗歌的节奏是有规律的,而很多文章文句长短不一,除了按照标点符号要求外,它的断句则需要根据字词在文中的文意而确定。有了文意,则有了画面。比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中原句是:“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划出节奏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小学低段学生的读书,第三是多读。多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所在。找到了读书的感觉,有了文意的画面感。一边读就有一边读的语感,有了语感,而且会读得越来越好。

小学低段学生的读书,第四是想象。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低段的学生对于文意理不理解,因为是低段,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低段孩子对文意的理解是读出来的。在读中赋予想象,语感自然而发。孩子没有语感,即使让其扮演某种角色,去表演读,语言是直白的,动作也是僵硬的。还比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中这样一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读书策略:1、断好词语读。“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2、想象画面读。3、流露神态读。

链接阅读丛书文章《雪的盛宴(节选)》,语感就会逐步找到。

    对于文章的理解,低段的学生是“体会”不出来的。许多教师说只会教中、高年级,面对低段的孩子就束手无策,那是学段的越位,策略的缺位。

总之,培养语感的策略十分重要,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层层读书的活动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