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爱的思考 ——读《我与地坛》有感

 

图片发自App

读《我与地坛》,心情总会跟随作者跌宕起伏的命运或悲或喜,看到作者在生死边缘痛苦挣扎,心中充满了炽痛;看到母亲在苦难中坚忍付出,心中感动着爱的伟大;看到生命在文字中精彩绽放,心中叹服着奇迹的魅力!这就是用苦难创造的生命与爱的思考,这就是史铁生用文字铸就的真实人生!

    读《我与地坛》,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作者史铁生,他的不幸来源于那段非常的岁月,知青下乡,病痛折磨,导致身体瘫痪,变成残疾。然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消沉、烦闷、逃避,他用真实的文字记录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多次尝试治疗均以失败而告终的他经常会失魂落魄地跑到家附近的地坛公园,不间断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那是一个多么痛苦、迷茫、找不到方向的史铁生啊!

    地坛之于史铁生,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不幸的史铁生在那里终于用很长时间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然后又用更长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活着,并寻找到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写作。

   

图片发自App

幸运的是,上帝给了史铁生超凡的文学天赋:简洁优美的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等,再加上对生命、对命运独特而深邃的思考,最终成就了一个伟大作家。命运让他去思考命运,苦难驱使他去回味苦难,理性的思考使他战胜不幸。他已有了超越生死的洒脱与超然,让自己看似残缺的生命活出了尊严、活出了价值、活出了精彩!

    读《我与地坛》,我们还必须了解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正如史铁生这样写道:“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他以平实朴素的文字、凝练沉重的笔触冷峻而平缓地向我们描述了艰难苦患中的母子深情。“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些句子乍看起来就像绕口令,又像捉迷藏,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焦虑不安、多么强作镇定、多么窘迫地去表达爱的母亲啊!一个在小心地找,一个在小心地躲、一个在偷偷地看,一个在默默地爱,多么沉重而痛楚的牵挂啊!情有多深,心里就有多苦!

    “现在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后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些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既想让儿子出去又担心他的安全,既关心儿子的现在也忧虑他的未来,在日日夜夜的纠结中母亲就这样煎熬着,尽自己所能为儿子默默地付出着。母亲不是哲学家,却通晓朴实的人生哲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这些哲理来影响儿子的人生道路,这正是母亲深刻过人,智慧超群的地方。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母亲的苦难与深情,史铁生是在老人去世之后才体会到的,“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会想起曾经班里的几个孩子,即使家里条件不好,也不让别人说自己贫困,而且总是大手大脚花钱,买零食,上网吧,毫不含糊,从来不考虑父母挣钱是多么不易,支撑起一个家庭是多么艰难,犯了错,父母说几句,还闹离家出走。或许孩子的年龄小,还不能换位思考,无法体谅父母的苦衷,但真的希望这些孩子若干年长大后也能像史铁生那样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真正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一腔深情。

    读《我与地坛》,我们更应该读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正如史铁生曾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追求使你充实,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从小缺乏苦难和挫折的锻炼,他们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稍微有一点痛苦就会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自然也就无法体会享受痛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别样的美丽!

    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很有必要读一读《我与地坛》,因为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给学生讲好《秋天的怀念》一课。也很有必要让学生课外读一读《我与地坛》,了解史铁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大家,还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更能带给我们一种精神的力量,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健全最丰满的思想,他用生命的苦难表达了最本真的明朗和欢乐,他用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曾经幽暗的内心。

    读《我与地坛》,正视所有的苦难,勇敢地活出最美的自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与爱的思考 ——读《我与地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