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为什么脾气那么大?

图片发自网站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的小孩突然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又哭又闹,乱扔东西,怎样都哄不好,一头雾水,不知小孩究竟为什么情绪失控了!有时候虽用哄骗、打骂等方法制止了哭闹,但没过多久,这样的情形又会出现。

0~6岁的儿童正处于情绪认知和表达都处于初级阶段,也是关键期。他们不知道如何恰当的表达和管理情绪,父母需要观察理解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逐步让孩子学会合理的表达情绪。但是我们不要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性格联系起来。


误区一: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就是坏性格。

误区二: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做父母的失败。

误区三: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对自己的挑战。

误区四:希望我的孩子幸福快乐,时时刻刻都快乐。

误区五:父母度过度保护。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没有应对的办法,父母没有意识到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你的喜欢他就消失。情绪还是一种主观体验,我们只能体验他疏导他,而不是想把他压制住。父母必须要明白,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成人能够很清楚地分辨不同的情绪:我感到压力很大,我很生气,我现在很有挫折感。而孩子往往不能清楚的分辨,通通都是这让我不高兴,孩子也往往用直接的行为把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大喊大叫、摔东西、发脾气,他们不清楚怎样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父母观察孩子的情绪,而不只是去纠正,很多父母只看到行为,觉得大喊大叫或者摔东西的行为不好必须要纠正,而没有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往往不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很重要,如果父母的认识不对,孩子的认知就会偏离方向,我们要认同孩子的情绪,我在这种情况下有这种感受是很正常的,孩子要接受自己的情绪并逐步平静下来,逐步学会用更适合的方式表达或者说你出自己的情绪,

情绪引导也是有步骤的:

第一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父母要帮助孩子定义情绪,比如说你脸红了会拳头,这是生气了,帮助小朋友慢慢的了解自己,这种情绪是生气,慢慢帮助孩子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或者用适当的行为来表达,三岁以上的孩子是可以自如使用语言了。我们可以逐步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当孩子感受到懵懂情绪的时候,他的感受可能是模糊的,当我们帮助她用语言来描述时,他也会明白原来这个感受是有定义的。这样他就知道情绪是有边界的,是可以控制处理的,是生活的一部分,用语言去表达情绪可以比较快地帮助孩子从不安的状况中恢复平静,这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也知道有这些情绪并不糟糕,因为这些情绪不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怎么对待这些情绪,引导他们的思路,从消极情绪转化转移到怎么解决问题,这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第二步:让孩子学习恰当的表达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不过表达情绪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分。科学研究表明,深呼吸对于调节愤怒情绪很有帮助,因为它有利于放慢心率,让身体感觉放松、舒适,从而舒缓心情。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放松身体,用鼻子深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几秒钟,再慢慢将体内的浊气从鼻孔中呼出,这样反复几次,直接让孩子平复下来。

我们有三个原则: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害公务,不损害财。

然后想想怎么表达情绪比较合理,研究认为,情绪表达是后天学习的,学习适当的调整和疏导情绪,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幼儿来说。如果不能学会恰当的表达情绪,就不能好好的学会管理情绪,更可能产生各种行为的问题。第三步:启发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孩子为什么脾气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