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黑话,一段过山车式的冒险旅途。
一把刀子,一起早已注定的冲动犯罪。
两个不同时代的青春故事,两头未成年困兽的心路历程,两例边缘人犯罪的普法案件。
过春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下简称牯岭街),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片名,却有着相似的内核。一部讲述新时代单非女生佩佩的冒险青春,一部讲述60年代湾湾小男生小四的压抑青春,两部片名我都很喜欢,但更喜欢英文译名。过春天|The Crossing,牯岭街|A Brighter Summer Day,象征着青春,如身处迷茫的十字路口忍受着燥热的夏日烈阳。
这里单纯致敬下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不敢随意评论,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那日我在电影院看着过春天,内心也是躁动不已,客观因素的存在让我内心澎湃,主观因素仿佛把片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并带了过来,但是热烈而又克制的手法令我逐渐毫无波澜地代入其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牯岭街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说起影视作品的青春,自然少不了荷尔蒙无处宣泄一言不合上天台高处的少男少女,较之前些年疯玩堕胎梗的国产青春片,过春天这部影片的优点很明显,首先它是以女性视角展开的青春片,有校服,有闺蜜,有朦胧爱恋,没有怀孕与堕胎,简直舒服的爆棚。那种在法律线上走钢丝,在社会群体间若即若离,在情欲边缘疯狂试探,透露着骨子里那种坏劲的青春是格外的诱人。
为什么?因为很多事我们都被法律与道德约束,但身为动物的本能依然存在,体内流淌着的还是适者生存与征服者的设定,在影视作品中总会有一个点触动到这些,去替自己完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回到现实一切又那么正常与合理,这种文艺片能给人带来的享受与遐想就是如此,我可以打赌,很多人还是不太希望女主被抓的,更希望花姐背下大锅,佩佩与阿豪从此过上雌雄双煞的水客大佬生活。当然,按照法律被抓是必然的,所以我们都能提前看到结局,就像最后的雪,那是现实中残存给女主最好的理想主义的善意。
当然,也很想看看未删减版是怎样的。影片中佩佩的家庭线明显被弱化了,佩佩是激情诞下的产物,倪虹洁扮演的母亲是个理想幼稚的女人,生活糜烂爱抽烟,沉迷男色与麻将,我第一反应是婷美祝无双失足了!但看完后,也觉得是个可怜人,自暴自弃式活法让佩佩很早就自立了,早熟的少女总是聪明伶俐,更是胆大包天,白天跟着闺蜜无法无天,做着同班同学的生意,只有在深夜才会舔舐自己无法愈合的伤口,母亲因为只是父亲的二奶,没有名分,只能跟着母亲住在内地,每天往返香港与深圳,父亲对她还算关爱,但也只是那种隐秘愧疚的补偿。自然而然,佩佩身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闺蜜Jo。一次生日邮轮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与闺蜜男友阿豪的羁绊从此展开。
佩佩是个边缘人,两岸的生活她都无法完全融入,固执要强,游离在主体之外。阿豪是香港底层青年,身兼数职很早就认清社会险恶,敢打敢拼。这样的个性与灵魂,能让两者很契合地相遇并相知。两人在走私集团手下干的风生水起,佩佩更是全然忘记了现实的法则,但幸好有阿豪在旁默默保护着她,提醒着她,就像最初把她从水下拉起。相比之下,Jo只是个可怜缺爱的媒介,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缺乏父爱,住着空荡荡的房子,很容易爱上并依附于看上去成熟的阿豪,说白了,她的爱看上去是洒脱的,但实际上也是卑微空虚的,当她失去出国机会后,又发现阿豪与闺蜜佩佩的“亲密关系”,整个人就崩溃了。青春的得失是很纯粹的,背叛是最残忍的方式。虽然阿豪和佩佩还没有到那一步,但这两人的见面就已经标志着那种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情愫会让三者的关系破碎。那小房间里的互缠胶带,那厚重的喘息与微妙的肢体反应,是影片高潮的前戏,最后,所有的激情都会被一场瓢泼大雨给浇灭。
片中鲨鱼象征着弱肉强食的物种,残忍的个体却被一个鱼缸束缚着,这个鱼缸可以说是花姐的控制,同时也象征着社会底层的无奈。最后的放生,也是导演和编剧的一个隐喻吧。
佩佩的青春大抵如此,总体是热烈奔放爽快的,家庭与社会的因素让她选择了一条冒险的旅途,和牯岭街的小四相比,她是幸运的,小四的悲情在于无法调和现实与理想,偏执地认为爱她就要去改变她,他无法接受没有理由的背叛,虽然这一切在小明看来只是自己的正确选择,压抑已久的情感在最后化成一把刀,想让小明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佩佩一开始就活在现实中,青春的爱恋也是朦胧的,不像牯岭街小四那样不计后果,阿豪的“靠自己言论”也能将她从理想的水客发财梦里保留一道现实的阀门,着重于金钱物质的诉求不至于让她对夺取人的生命感兴趣。
佩佩与走私团伙的关系让她感觉到了家的温暖,这一点小四也是一样的,台湾60年代眷村的文化就是多元与压抑的,父亲的遭遇让他倍感迷茫,所以他在帮派中收获友谊与男人的尊严,见证打打杀杀似乎是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但他毕竟不是教父,只能在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佩佩的青春是充满冒险与赌注的,现实中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出厂设置的缘故,我们多数人选的青春是较乖的那种模式。
记得初中政治书上那一张张有趣的插图,那可以说是催眠曲下的故事汇,是与同桌聊骚摸大腿的日子,是自学成才的启蒙交流会,更是很多人逝去的青春。
就像政治书上防患于未然,青春是多样的,有明也会有暗,在我们对着“家有儿女”、“十八岁的天空”等暴露年龄的青春电视剧又哭又笑的时候,有些别样的青春也在肆意生长,家庭与社会的因素是很重要的,所以这种青春犯罪的文艺片,更多的也是在提醒着人们,要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正义的环境下成长,要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