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童年白景琦没穿衣服,身上贴着亮晶晶的铂金纸,假扮齐天大圣带一帮堂兄弟在草药堆上点火,把自己的尿当成“圣水”让兄弟们喝。

本是众星捧月的大王,却被亲妈抓了个正着。气不打一处来的亲妈,也就是叱诧风云的二奶奶,对着白景琦一顿揍,越揍越生气,结果没控制好力度,把白景琦打晕了。管家抱着白景琦出去找医生,二奶奶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一个劲儿埋怨她老公,看着她打孩子也不劝着点。

电视剧里,白家二奶奶是巾帼英雄,可在管教孩子方面也无法免俗。看见孩子犯错,当妈的火气上涌,控制不住对孩子一顿揍,揍完又后悔,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

有专家说,孩子做错事要立马对他的行为进行处理,这个很重要,要不然他们就不明白为什么要被管教。很多妈妈也信了这种说法,孩子犯错马上处理,就像白景琦他妈,正在气头上对孩子一顿打,还好没出什么大事,要不然《大宅门》就早早结束了。

孩子做错事,一定要马上管教吗?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法,其实是禁不起推敲的,看看人大脑的结构就知道了。

人的大脑像二层小楼:上层高级,下层原始

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为了更好的呈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把大脑形容成一座“二层小楼”。一层楼是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这些较低的区域更原始,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

第二层是上层大脑,是大脑的高级形态,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包括额头后面的部分和中部前额叶皮层。上层大脑是高级区域,处理更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高级分析思维、理性决策、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以及道德感。

情绪激动时,大脑就被下层大脑支配,与上层大脑的联系就中断了。犯错是因为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强烈情绪,大脑暂时处于紊乱状态,无法完成上脑负责的任务。这些任务包含:做出明智决策,为他人着想,考虑到后果,保持身心平衡以及进入学习者的接纳状态。

显然,紊乱状态的大脑无法做出明智决策,这时候管教孩子并不是最佳时机。什么时候才是管教的最佳时机呢?当孩子的上层大脑掌控局势,当孩子愿意听我们说话时,他才具备更多的思考能力。

在孩子的上层大脑掌控局势前,更应该让上层大脑工作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就像看见孩子调皮捣蛋的二奶奶,如果她的上层大脑在工作,她就不会把孩子打到昏厥了。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都要让上层大脑掌控局势,这才是进行管教的前提。

3个准则,让我们的上层大脑掌控局势

用愤怒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只会让境况更糟糕。丹尼尔·西格尔提出这3个准则,能让我们不受糟糕的状况影响,迅速回归理智。

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
  • 第1个准则:关掉鲨鱼音乐,不受背景音乐干扰

同样一段海底世界的画面,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你就会感觉到欢快;配上“鲨鱼来了”的音乐,就会感受到恐怖。影响我们判断的不完全是事情本身,还有来自背后的鲨鱼音乐。

夏洛克·福尔摩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曾经断言,在拿到数据之前就开始推理是大错特错的。人们会不自觉地开始扭曲事实以迎合推论,而非拿出推论来匹配事实。

所以,面对孩子的意外状况,我们要自动关闭鲨鱼音乐,不要想孩子以往的表现,不要把陈芝麻烂谷子的问题都回忆一遍。专注眼前的问题,不翻旧账,才能更冷静更客观的看待孩子。

  • 第2个准则:保留好奇心,探究为什么

孩子推倒弟弟,孩子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孩子哭得歇斯底里,表面上看起来糟糕透顶,孩子似乎无可救药了。

比如,下班回到家,看到4岁的孩子用你的口红把镜子装扮了一番。先克制住发火的冲动,用好奇心代替你的沮丧,跟孩子谈谈发生了什么。你会听到一些他看来极其合理,实际上却很好笑的东西。他可能只是想替镜子里的自己化个妆,让人照镜子的时候都变得美美的,这样的理由是不是很童话呢?

别被表象迷惑,保留一颗好奇心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你往往会有新发现,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

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
  • 第3个准则:想想怎么做

前两个准则是让我们在孩子失控时保持镇静,想想怎么做则是提前想好我们跟孩子打交道时采取的方式。比如,孩子不肯做安全座椅,冲他大吼大叫是一种沟通方式,模仿童话里的巫婆把他变上去时另一种方式。不妨多准备几个方案,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这三个准则,能让我们在孩子失控时保持冷静,不被下层大脑控制,用更高级的思维去解决眼前的问题。

4个步骤建立情感连接,让孩子的高级思维回归

从孩子的角度想,即使他做的事情不讨我们喜欢,他还是想让我们继续爱他,给他无条件的抚慰、爱和支持。孩子犯错情绪激动时,我们要做的是跟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唤醒孩子的上层大脑理智思考。当孩子的理智脑回归后,他才能更客观更全面的看待自己的行为。

在《去情绪化管教》中,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提出情感连接循环,跟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帮孩子找回上层大脑。

  • 连接循环第1步:表达安慰

孩子看起来很凶很吵,他同样处于痛苦中。因为这个时候压力的激素,也就是皮质醇流过孩子的身体,冲刷了他的大脑,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也没办法安抚自己表达愿望。孩子处于情绪上的痛苦,他需要我们陪在他身旁,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感到安心。所以,及时的表达安慰,是跟孩子建立情感连接的第一步。

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

用触碰的方式跟孩子建立连接。

研究表明,充满关爱的触碰会给人良好的感觉,让人感觉良好的激素比如催产素就会进入人的大脑和全身,压力激素指数也会下降。给孩子亲切的肢体爱抚可以促成大脑的化学变化。

用低于视线的放松姿态跟孩子交流,会释放出不含威胁的信息,让孩子领会到关爱,更快平静下来。

  • 连接循环第2步:认同,认同,认同

孩子犯了错,同样需要得到认同。我们要认同孩子,不是骄纵他,不是认同他的错误行为,而是认同他的情绪和感受。我们要向孩子传达出“我懂你,我感受到了你的感受,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认同孩子,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因为“小事”就嘲笑他小题大作,“多大点事,至于嘛”。对我们来说,没带红领巾没穿运动鞋不叫事,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儿。

在《去情绪化管教》中,丹尼尔·西格尔指出,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有助于平复孩子激动的情绪,然后他们才能拉动闸门,遏制进行反抗和突然袭击的冲动。认同教会孩子情绪是什么,能帮孩子提高情感智力,然后孩子就可以自己识别、命名这种感觉,理解自己的情绪,恢复自控。

  • 连接循环第3步:少说,多听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孩子犯错之后喋喋不休的讲道理,想要让一个被下层大脑控制的孩子,听得进我们的忠言逆耳。事实上呢?孩子什么都听不进去,还可能会更愤怒。

对此,丹尼尔·西格尔给出的建议是,别再说这么多话,多听孩子说。你的职责是倾听孩子,沿着孩子的思路探究孩子的内心活动。无论你多想,都不要与孩子争论,不要说教,不要为自己辩护,只需要跟孩子坐在一起,给他时间抒发自我,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
  • 连接循环第4步:反馈听到的东西

连接循环的第4步就是把听到的东西反馈给孩子,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的感受,通过一次次的反馈提问,帮孩子理顺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跟妹妹吵架,说妹妹是讨厌鬼,一辈子不想理妹妹了。我们可以向孩子表达安慰,认同孩子,听孩子倾诉内心的想法,然后把你听到的反馈给孩子,“你现在很生气是吗?如果有人像妹妹一样推我的玩具,我也会很生气。前几分钟你们还一起愉快的玩呢,但现在你就是很生气对吗?”

用这样的反馈是提醒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和妹妹的冲突是暂时的,你们经常愉快的玩耍,只是这个时刻不开心而已。

对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家长能想清楚这三个准则:不被鲨鱼音乐干扰,有好奇心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想想怎么做,就能让自己保持冷静,不至于像白景琦的妈一样打孩子打到手疼,打到孩子昏厥。

家长的上层大脑正常工作了,才可能引导愤怒的小狮子回归平静。用情感连接的4个步骤,引导孩子从失控愤怒回归到高级思维的思考。亲子关系融洽了,孩子的上层大脑开始工作了,家长的“忠言逆耳”才会进入孩子的耳朵,走进孩子的内心。

管教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立即马上”,而是找准时机,上层大脑跟上层大脑的对话才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犯错越管教越失控?3个准则4个步骤,让愤怒的孩子回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