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达晓乔《舞动》随性而舞,随心而动

从远古时代,舞蹈就是人神沟通的关键。有《周易•系辞上》中说的:“鼓之舞之以尽神。”更有《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的:“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以神赋形,为神命名,宣导身心,以养性情。身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展现了人的真实状态,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身心是舞蹈的基础,假设与原则。远古至今,恍然发展而过,舞蹈中疗愈性质的部分,已发展成名为“舞动治疗”的专业学科,“一种以身体,精神,心灵相互关联为基础,通过编排或即兴,将个体情绪,生理及心理整合为一系列肢体语言及动作,以促进心理,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创伤疗愈和潜能发挥,进而提升个体的行为能力和智慧。”

-

“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古今之人都认为身体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身体的变化反映了其内在精神的变化,反之亦然。其展现出来的隐喻,更是理解内在精神,潜意识的途径和通道。通过肢体动作的了解,直面内心心境状态,这样的外在表现,对于解决当代社会人们的内在心理障碍或创伤是有特别的功效。在经历创伤之后,人的稳定感、安全感遭受到了破坏,肢体行为表现为不安,消极的状态。此时,如果通过舞动治疗,实现干预,不断做上下垂直动作,以此来感受地面,与地面连接,有助于安抚内心的不安情绪。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阅想时代
副标题:以肢体创意开启心理疗愈之旅
作者:琳达晓乔
出版年:2018
装帧:平装
丛书:阅想·心理
ISBN:9787300261119

动作是内心具体化的呈现,也是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象征和隐喻,每个人都不相同。同时,动作也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或者说是图像记忆的历史。在诸多我自身的过往经验中得知,当演员在排练场的时候,他们的动作,会出卖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通过观察他们的身体动作也能发现每个人的主题,模式,创伤和阻碍。虽然每个人都深藏了心理问题,但问题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身体,身体成为了内心表达的外化。动作作为连接内外的媒介,非语言能涵盖和表述,动作因其脱离文本的范畴,以其隐喻和想象力的形式,让彼此更深刻和真实的看到和表达自己。

舞动治疗的理论,建立在现代社会的异化和身心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上。我们反复听到关于现代社会将个体元素割裂的论调,忽视身体的真正需求,理智压抑感性,行为认知身体情绪的分裂,动作的陈词滥调,惯性思维和日常生活扼杀想象力,诸如此类等等。强调身体意识的自发性和个性特征,已经成为了某种焦虑的种子。好像一旦心理有问题,那么就是以上诸如此类导致的。未免让人觉得世界越来越小了。

-

“人之随性,因本性清净”,清净者随性而舞,随心而动。然,我们出生并非已然是清净者,我们可以称其为手舞足蹈,但并非随心性而舞动。故,舞动可复归婴儿,但非婴儿。清净者,故真实舞动,是婴儿。于是,在我看来,舞动有二,一者谓之清净者所为。二者谓之复归婴儿。再者,治疗有三,一者谓之本有常异修复。二者谓之身心一统,三者谓之随性。

当自我意志和情感被悬置之后,古典式的舞蹈方式区分了他者身心和自我身心,并不能达到身心合一。现代舞兴起之后,打破了这样的约束,无论是19世纪末的邓肯,还是20世纪的玛丽魏格曼,玛莎格莱姆,舞者纷纷脱去鞋子在大地上跳舞,追寻身体和心灵的自由,直面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其背后不仅是社会思潮的影响,更是有着哲学,心理学的推动。当动作语言变得更为丰富的时候,表达自我的艺术追求也随之而来,将我们的目光放置在自身心灵上,最后,当威廉赖希的身心合一理论被归纳发表后,它更是促成了舞动治疗的蓬勃发展。这一理论确立了,舞动治疗的实践方案,从行之有效的方式揭示了身心整合的工作原理。

当然,以上种种是西方对于身心的看法,以至于促成了舞动治疗的诞生和发展。然而就像我之前说的,“人之随性,因本性清净”,不从身心一统的角度去言语,那么舞动有二。一者,清净者所为。清净的人,会因周遭的情况而起舞。这样的舞,没有动作的,它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美,更不是我们约定成俗的美,而它来自清净的人内心的表达。我们可以说这个是本真动作,也可以说它是身心一通。但在“清净者”的角度来看,并无主客体之分,更没有他者的梳理。“身心”一词,已然是把人切分成了两部分。但是,回归到人上而言,“清净”,则能通达。何为清净?当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成为了原本的样子,这个原本的样子意为清净。佛教词汇含义深刻,在这里,只是缪缪简单几句。其二,复归婴儿。则为不断的修炼,好像是成为了清净的状态,但是他需要不断的去修饰,去抵抗,才能保持住这样的状态。一旦有所不慎,那么清净状态就不在了。这是中国古代思想者修行者们给到的描述。与之对应的有三,一者谓之本有常异修复。二者谓之身心一统,三者谓之随性。

一者谓之本有常异修复。我的身心有问题了需要修复,那么身体有问题修理身体去看医生,有病治病。我心里不舒服了,找心理治疗,找人说话,做疏导,读书开解自己,等等方法。二者谓之身心一统。这里就是说,稍微敏锐一些的人呢,会发现身心的病是可以治,但根本的苦,是因为身心的不协调导致的,我们只看到了身心对立的那一面,没有看到它统一的那一面,要使身心达到某一种一致的趋向,那么这个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三者谓之随性。最后对应的是随性。随性则是站在一个非二元对立的角度去看这个身心的问题,不以整体和切割,不以身和心,不以对与错等对立既统一的方式去看问题,超越了这个二元问题。

比如我们所练的太极。太极就有这样的治疗效果,然而太极算不算舞动?按照西方对于舞动治疗的定义来看,我觉得不算。然而太极就有舞动的效果。这其中涉及到理论名词定义,分析,以及最后效果对比的过程。

-

以科学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舞动治疗,它的推广速度以及普及的面,是广阔的。因为它建立在拉班动作分析,凯斯滕伯格动作侧写,动作诊断测试等工具之上,这些工具特别的科学和有效。就拿拉班动作分析而言,他所建立的模型系统,把人体的动作放入可呈现,可分析的量度中,很快知道肢体动作所代表的问题,以及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身体运动方式。就好像五线谱,根据五线谱可以演奏出音乐,而不是通过耳传身授来演奏音乐。

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造福更多的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不能忘记了其他的“舞动”方式。虽然如太极这样的古老的运动方式有着舞动的效果,但舞动治疗更为集中的研究人的心理与具身体验关系,能挖掘出巧妙的身心整合方式,以及不同寻常的身心体验,这些是大部分人无法通过想象触及的。随着舞动治疗在中国的普及,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对于舞动治疗的深入研究,能为更多人的精神健康带来福祉。

你可能感兴趣的:(琳达晓乔《舞动》随性而舞,随心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