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11):笑话!温故知新就能做老师?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可以·········”

【我的理解】

为什么这一章的翻译是这样的呢?因为,这一章实在太耳熟能详,以至于所有人都能翻译。但问题是,极少有人考虑常规的翻译是否符合常识!

没错,我说的是常识。

一般而言,这一章的翻译上,没有什么出入,都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貌似没有任何问题,表现了一个好学的知识分子形象,再加上读旧书出了新意,这说明善于思考,而且很爱学习,这样的人自然应该当老师。

可要我说,这是放屁!!!试问:谁温故不会知新???

不管是任何人,今年学习过的东西,明年在重新温习一下,或多或少都会有新的理解和启发。这是大脑的自动机制,根本就不需要人刻意去操作。

如果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启发就能做老师,那这老师的选拔标准也太低了,春秋时代难道是当代,不管何许人,考个证就能上岗做老师?

有人说,孔子不是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吗,说明孔子谦虚。这里也可以照一般的解读理解啊,谦虚的孔子看谁都是你老师,那温故而知新的,不都是老师吗。

又是放屁!

孔子是学无常师,不是看见谁就磕头认老师。一个正常人,择师怎么可能只看是不是温故知新,肯定是要强于自己,自己有可以学习的方面才会认老师。这又不是成功学会场,台上高喊“听懂掌声”,台下的拖儿“感恩戴德”,说某某老师就是我的再造父母。

所以,我一直认为,常规的翻译是不符合常识的,自然就更不符合孔子的形象。

说了这么多,这一章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还是要回归主题,这一篇名为《为政篇》,自然所有的章节和为政有一定关系。

政治上的“故”是什么意思?是历史。“新”是新兴的时代,可以理解为未来。

孔子自己说过,商朝承接的是夏朝,其制度上的增减,是可知的。周朝承接的是商朝,其制度上的增减,也是可知的。(了解了这样的历史规律),周朝之后,百世的新兴时代,其制度上的增减,也是可以推算到的。

只有这样的人,在政治上才被需要。君王身边,也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称为什么?就是孟子说的帝王师。从历史演进的角度,从历史上的兴亡教训来教导和规劝国君的帝王师。

又或者,孔子在这根本不是说人可以做老师,而是说以历史为师。

“师”的作用是教导、启发,从政的熟知历史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做历史专家,而是为了从历史中得到教训,所以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人也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都说明了历史的启发作用和警醒作用,也是从政者最需要的。

所以,这一章的翻译,可以有两种。

第一种,能够通过温习历史而知未来的人,可以为帝王师。

第二种,温习历史而知未来,可以将历史作为老师。

最后,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对于原文的不同理解,只是在这之前,我认为要有一些常识的判断。依旧认为“温习旧的知识,而有新的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并不是不可以,只是要自己确实独立思考过,有理有据,最后认定了这样的理解。而不是说,大家都是这么理解的,那这样理解应该没错吧。

上一章我们谈及过颜回,课堂上像木头,老师说什么都不反对,也不搭腔。但是课下却对老师说的,有自我的理解和发挥。可看出,孔子也是赞成独立思考的,孔子本人也经常和学生讨论他们思考的结果,其弊端为何,其层次如何。

我们既然读《论语》,也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去读。不能因为孔子是圣人,导致怎么高尚就怎么理解,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因为大家都这样理解,就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这不是孔子所希望看到的。

孔子不需要我们迎合,他老人家花费了一辈子的精力,就是要启发民智,传播文化。到我们这,可不能往回走。若真有心学《论语》学孔子,就要学真、学精髓、学背后的价值观,不然,就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为政第二》(11):笑话!温故知新就能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