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馈赠||阅读||中国白茶

白茶加工简单,但由于其天然显得奥妙无穷。它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也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体的糖脂代谢,能够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这一类的保健功能在任何一个茶里都有。

白茶初起时也不过是乡野之物,本性淡泊质朴,纯粹是作为祛火消炎治麻疹的良药来着。我很喜欢喝白茶,有一些特殊的味道。福鼎县这样的一个小县,其实本不应该这么有名,因为有了白茶才使他名扬四海。

谈起白茶,一般都要说太姥山上的兰姑,也就是当地人们所说的太姥娘娘,但对于任何的一个茶种来说,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但传说毕竟是传说,真正意义上福鼎白茶的起源还是应该在1796年在福建创制的银针作为标志。在长期以来红绿茶的夹击之下,白茶发展非常的小,由于需要看天吃饭,它的制作工艺也限制了无法快速推广。白茶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非常的低调。一般情况下叫人们把福鼎生产的银针叫做北路银针,政和生产的银针叫做南路银针,而台湾则把白毫银针称之为银针白毫。

1848年到1860年之间,英国派出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窃取走了茶树的种子,然后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邦,茶园逐渐的出现。西方人喝红茶,所以从中国盗育的种子基本上在殖民地种的都做成了红茶。为了和红茶抗衡,福建的茶商决定另辟蹊径,大力推广白茶的生产。

福建福鼎,东海之滨,太姥山历来被看作是白茶的祖庭,鸿雪洞顶的绿雪芽古茶树,被认为是母株。白豪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和病态芽不采,号称十不采。制作白毫银针只能用肥壮的单芽头。

在福田镇的福鼎县的点头镇柏柳村,是福鼎大白茶真正意义上的原产地。1857年来自福鼎点头镇柏柳村的茶商陈焕发现了大白茶,母树带回乡里繁育良种,结果获得成功,这就是今天的福鼎大白茶。1880年点头镇的汪家洋村,茶中茶农们先于另外一种白茶的良种福鼎大毫获成功,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就是我们所说的华茶一号和华茶二号。

政和县是宋徽宗起的名字。喜欢政和茶风,其实抹不去的是北宋的情怀。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一起成为今日中国白茶的主力,是从清代中期开始的。政和白茶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感,处处透露着不经意的风情。在当地有一句民谣叫做“女儿不慕富豪家,只问茶叶和银针”。

对中国白茶分类和发展不了解的人常常以为就是贡眉是最高等的白毫银针和中高等级的白牡丹制作后的下一等级产品,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过去传统意义上贡眉是用菜茶制作的,白茶制法上基本同白牡丹。而寿眉主要是因为茶叶出口的需要对应的一个外贸的等级比较粗老。


按照传统工艺来说,白茶可以分为七类。分别是白毫银针,三种白牡丹,贡眉和寿眉。

其中白毫银针芽肥嫩壮大,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白牡丹芽叶连枝,毫心肥壮毫心和叶背银白茸毛显露。页面为灰绿色,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贡眉和寿眉,芽叶柔嫩。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绿中带灰,也属于白茶的正常色泽。如果出现叶张破碎,表面有蜡质的老片,这多少会影响到白茶的品质。叶色呈深绿色,草绿色,甚至呈深红铁锈色,暗无光泽,这些都不是白茶的正常色泽。

将白茶像普洱一样,压成饼状。会影响白茶饮用的便利性。 但对于春茶来说,可以减轻库存的压力。白豪银针和高等级的白牡丹,优美的外形是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所以较少压制成饼茶。

福鼎白琳翠郊村可以看到整个福鼎最大规模的江南古民居建筑。它建于清乾隆十年园中虚实结合漏窗街景,巧妙的引入江南园林的建筑手法,又融入了闽东茶乡的生活和文化气息。

在北宋末年,政和成为北苑贡茶的主产区。在现今政和县还有唐宋年间的古茶园。但这里的茶种都不高大,不像我们熟知的大毫茶大白茶茁壮的形态。宋代的书法家蔡襄主持过北苑小龙凤团茶的制作,又在他著的《茶录》中总结了中国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为茶叶的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政和白茶的加工工艺与福鼎白茶有区别,它属于全萎凋轻微发酵茶。张天福称之为政和白牡丹名茶形色香味独珍。政和白茶从岁月深处悠悠绵延而来,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发展与成熟,曾经几度忧患又依旧生机勃勃。这就是中国人的日子,也是祖祖辈辈咀嚼至今的中国味道。

无论是前村宋璟后裔托起的茶盐古道,还是白茶小镇——石圳的前世今生,亦或是东平镇几百年来的各种茶事活动,百年前锦屏茶市交易。使得政和县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了景色。

说起建阳,就不能不说起建茶。北苑贡茶的历史同样也绕不开建阳。建茶的繁荣一方面扩大了宋人喜好的团茶的制作中心,另一方面建安产的黑釉茶盏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最爱。而这黑釉茶盏现在称之为建盏。在建阳莒口镇的茶埠村,有一条茶马溪,是交易茶叶的重要通道。走进建瓯县漳墩镇,就会品尝到独特的漳墩贡眉,这个镇号称万担茶乡,它的地位保持到了1980年。从1981年开始改种绿茶,称之武夷烘青。经过几代茶人的努力,建阳白茶在2012年3月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工艺白茶的诞生主要还是因为白琳茶厂转型的结果。1962年中国和苏联外交关系破裂,红茶失去了出口市场,使得福建的专家开始研究转型的问题。为了不用再靠天吃饭,王奕森研究新型的白茶。几经波折之后1969年以轻揉捻白茶商品命名。由于大家不了解这种名称所以改名为新工艺白茶一直延续在现在。他对鲜叶原料要求和寿眉类似,销售市场主要面对大众茶楼茶餐厅为代表的低端市场,对此他们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制。从62年开始酝酿,到68年问世,生产时达25年。对于这个经历我们要好好的记住它,任意一个新品种的婚事都是经历了多种风波的。

白茶从出口转内销,他的突破口在于拔出了保健的王牌。不揉不炒工艺之简的白茶从开始是药用为人所知的,对此附近人也分析了白茶的优势与劣势,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它清热解毒消炎。靠着这样的转换,林振传创立了品品香品牌,并且成为了第一梯队。林有希认为:人的经验和眼光往往有限,人的能力和价值观更是千差万别,只有一直研判市场的趋势,才能检验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带着这样的经验,林有希带领着“绿雪芽”前行。

从耿宗钦祖孙三代的奋斗史到庄长强创立六妙公司,我们都能看到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这句话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当我们阅读着这八个故事,阅读着他们的成功,我们总会想那些失败者,那些被大浪淘下去的人们又会如何呢。

成功属于坚持者,成功属于求变者,成功属于处浪头者,成功属于反求诸己者。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作茶已经66年了,在这66年之间,又进行了多少更迭。而在遥远的香港,茶餐厅里挥不去的是寿眉的香气,在70年代香港的茶楼提供的只有普洱、水仙和寿眉三种茶,香港用饮茶留住了中国文化的根,人生就是一场人与命运拼搏的历程,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将所有的辛苦与忍耐,泡开成一壶浓酽的茶汤。这才是“吃得咸鱼忍得住口渴”的风范呀。

而下南洋的人们,只要是喝茶的家庭家里人大多都会泡茶,它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人社会的精神就是合,是凝聚。而喝茶的时间正是几代人进行沟通的一个小环境,半小时到一小时就有了人与人之间非常宝贵的时光。自晚清以来,同仁堂每年都要购置50斤陈年白茶用以配药,它味温性凉,具有退热降火怯湿败毒的功效,得到了中医的认可。民间收藏它的人也越来越多。

收藏一年的时间到底是多久才是好呢?民间流传“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通常五六年甚至六七年之后,其防癌抗癌防暑解暑防过敏的功效会更加的明显,放的时间越长茶内的黄酮含量越高,对自由基清除率就越高。时间越长其中的茶多酚也越多,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也越少。可溶性糖含量比较稳定,白茶的清鲜、毫香感逐渐消失,但沉香中慢慢出现枣香梅子香等特点。

中国白茶除了福鼎之外还有云南也生产白茶,它选用景谷大白茶的单芽制成,有白毫银针和月光白之分。国外则有斯里兰卡白茶、印度白茶等。

中国对喝茶这件事情有着极高的心理期待和细致的行为研究,无论是古代的斗茶点茶还是现在各种茶会和雅集,都是大雅的事情。幸好,都很喜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自然的馈赠||阅读||中国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