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友的升学故事

带儿子去学羽毛球,一对二的班,还有个球搭子。

今天是第一节课,和小伙伴接上头,也是个男孩子,爸爸带着来的。

两个孩子在上课,球馆里没有空调,我坐着边刷手机边汗流不止。

为了转移注意力,打发难熬的一小时,我找那个爸爸唠起嗑来,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孩子的学习。

闲聊中得知,球搭子9月开学预备班,菜小毕业,摇号进了市重点,一所老牌名校。当那个爸爸慢悠悠地说出学校名字时,老母亲我热地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我转头望向那个男孩子,心中一阵羡慕: 这孩子运气太好了吧。

爸爸说,市重点学校布置了很多暑假作业,其中有还没学过的初中教学内容。怎么办?补课呗!语数英外面找了老师一对一教,发现还不够,周末再请人上门一对一补。加起来一周补十多节课,补课费400元/小时。

除了文化课,又报了游泳、羽毛球。

暑假里已经花去了五六万。

“我们当初问过他,是读这个市重点还是读对口的普通中学,让他自己选。他说要去市重点,那就只能辛苦点了。如果进的是一所普通学校,我们也不用这么急地全补起来,可以慢慢来。但进了这个学校没办法了,不补课,怎么考得过人家?小朋友成绩不好,自信心没有了就麻烦了。”

“好学校真的是不一样。” 爸爸总结了一句。

或许是开过了家长会,走进了名师课堂,感受到了名校学习氛围,父母也深受触动,唯有全力相助。

对于这对父母的付出,我表示了深深地无奈及认同。

爸爸说,他家还算好的,虽然学校离家很远,好在是寄宿学校,周五接周日送就可以。儿子一同学摇到了另外一个区的市重点,离家十多公里,走读。一学期学费2万多,市区房租近万,再加补课费,来回接送、父母上下班路程,真真折腾。

那也是所如雷贯耳的一流名校。

我眼前浮现出银子大把大把往外流的画面,然后听到了自己斩钉截铁的声音: “如果是我儿子摇进这个学校,我情愿这么折腾。”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这本书中写道: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像这个时代的父母一样,这么操心孩子的教育;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在投资了这么多的金钱和精神到孩子身上后,对回收却全然没有把握。

课间休息,小男生跑过来,爸爸给他擦汗。我问他: “你一周补十几节课,能消化的了吗? ”

小男生腼腆地笑了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说“吃撑了。” 转身又奔向球场。

看着这个小哥哥的背影,想到两年后儿子的小升初之战,我不由地有点发怵。

儿子进入小学这三年来,我始终处于间歇性鸡血和持续性快乐教育的纠结状态。但是如果天上砸下来那么大一馅饼,咱还不用点心,努把力,拼一回,也太对不起老天爷了吧。

晚饭时,我和老外婆分享了这个事情,这位八九十年代的学龄儿老母亲听到现在上个学这么折腾,直叫吃不消。

晚上,我把这个事情微信分享给我一闺蜜,她有一女儿,和我儿子同龄。这位10后老母亲就回我两行字:

接下来估计就是这个势头一路补下去了。

补就补了,钱总要花的。

教育家杜威博士说:“教育者和农人一样,有某些事得做,有某些资源可用,有某些障碍要克服。……利用各种不同的条件,使自己的行动和这些条件的能量合力作用,不要彼此冲突,就是农人的目标。”

孩子读书时,是养育最重要的阶段,父母把眼光与时间多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能珍惜父母的这份心思,做好自己,不辜负自己。

父母负责任,孩子尽本分,走该走的路,步步踏实,如此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球友的升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