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本实用类好书的3个维度

以下是本人衡量一本实用类好书的3个维度,供大家参考:

一、思考框架

大部分实用主题类的书,都是基于现实中需要解答或者解决的问题而生,所以从目录上就能看出作者是否有清晰的结构化的思考框架,常用的框架有WHY,WHAT,HOW.这里的WHY可能是表明一个主题为什么重要,或者是为什么自己要写这个主题的书籍,WHAT可能是这本书里面将要设计的核心模型是什么,HOW是具体如何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加以案例的阐释,激发行动的思考问题等

二、金句内容

大二时我很清楚的记得在一堂英语课上,现场怼过英语老师,他说很多经典书籍很值得读,我直接问他比如红楼梦中有哪些经典的语句能够激发我们对于它的好奇,从而愿意花费时间去用心阅读,他说有很多,但之后一句也没讲出来,年轻气盛的自己,总觉着一本经典好书一定要有一些能够流芳百世的经典名言,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经典,如果没有让人记忆深刻,深有同感的金句,也不能称之为好书。

直到有一次,已经记不起从哪里读到的一句话,刻意寻找金句是一种很肤浅的阅读,具体有说服力的表达我无法复述完整,但那次确实有当头棒喝之感,也回忆起到时怼老师的那一幕,觉得自己挺无知的

时隔多年,再次回到这个话题时,好像又有了新的一些体悟,倘若一本书中的内容,没有被人原文引用过,可想而知其影响力,而最容易被人引用和反复传播的往往是那些简短而富有洞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替人表达自我的金句

这个观点我确实是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未来会不会变,还要看以后的修为,至少此刻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正好立个字剧,方便以后再来审视自己观念的变化过程

三、完整叙事

实用类的书籍,首先应该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要是经过再实践反复验证的结果,所以对于提供的框架或模型使用的核心环节中所对应的难点及解法应该要有较为深刻的洞察,以减少读者在实操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所以一本实用类的好书,就应该像一次完整的诊疗过程,有前期的诊断,要中期的开药等综合解决方案,最后还要有注意事项的清晰明了的告知,这就是我认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的说法,不会出现看似美食却又无法下咽满足饱腹之感。

回想起我最开头写的标题是衡量一本好书的3个维度,当开始详细阐述自己观点时,发现还是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有很多书籍,比如很多散文类,各篇各章都是分割彼此独立的,更多的是作者本人对不同文章的汇编合集,是不具备同时满足以上三个维度的,所以特意加上了一个前缀,特指实用型书籍,这样逻辑看似更能自洽。当然这或许都还不够完整和可信度,但这至少还是我最近突发的一些观点做个简单的记录,以免时间一久,竟还忘了还有如此的洞察。

你可能感兴趣的:(衡量一本实用类好书的3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