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败毒散和荆防败毒散

《方剂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不足而又感受外邪之证。代表方如败毒散、参苏饮、再造散等。

败毒散(原名人参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去苗 甘草    桔梗 人参去芦 川芎 茯苓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前胡去苗,洗 羌活去苗 独活去苗,各三十两(各9g)

【用法】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g,薄荷2g,水煎服)。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

【证治机理】本证是由气虚而风寒湿邪束表,痰湿内生,肺气失宣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邪正交争,故见憎寒壮热、无汗;寒主收引,湿性重着,肢体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脾虚气弱,湿痰内生,加之风寒犯肺,肺失宣降,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重按无力,为气虚外感之征。由于“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寓意草》),故以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立法。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共为君药。柴胡发散退热,助君解表;川芎行气活血,助君宣痹止痛,俱为臣药。桔梗宣肺,枳壳降气,前胡化痰,茯苓渗湿,升降相合,宽胸利气,化痰止咳,皆为佐药。佐入人参,意在扶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使祛邪不更伤正气,且可防邪复入。如喻昌所论:“……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祛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寓意草》)生姜、薄荷为引,以助发散表邪;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诸药相伍,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宽胸利气,化痰止咳。喻嘉言又用本方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还出表解,此谓“逆流挽舟”法。

【配伍特点】主辛温以解表,辅宣肃以止咳,佐益气以祛邪。

【运用】本方原名“人参败毒散”,为益气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附方】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各一钱五分(各4.5g) 甘草五分(1.5g) 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主治:疮肿初起。症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鉴别】荆防败毒散即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其祛风散寒之力增强而无扶正之功,为祛风散寒、除湿解表之剂,是治疗外感风寒湿表证之常用方。原用治疮疡初起,寒热无汗者。

【方论选录】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

【医案举例】一人饮酒患伤风,头疼身疼,如火热,骨痛无比,不吃饭,人参败毒散加干葛。(《名医类案》)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官制

卷二治伤寒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柴胡去苗 甘草爁    桔梗 人参去芦  芎䓖 茯苓去皮 枳壳去穰,麸炒 前胡去苗,洗 羌活去苗 独活去苗

上十味。各三十两,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

卷四伤寒感门

人参败毒散:治伤寒遍身发热。

甘草五分 人参一钱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各一钱五分

上用水一钟半,姜五片,葱一根,煎至八分,温服取汗。


卷八诸疮门

荆防败毒散:治疮肿初起。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防风 荆芥 桔梗 川芎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上用水一钟半,煎至八分,温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参败毒散和荆防败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