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全注》读书笔记|前言:每天一首《诗》

“不学诗,无以言。”诗歌可能是是文字最初的形态,是文明的重要载体。

我兴起阅读《诗经》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总是被诗经的生僻字劝退。今天再次鼓起勇气准备读一读。就以褚斌杰老师的《诗经全注》作为课本,好好学上一学。以诗为媒介,看看上古的人们如何生活如何思考。

一、作者简介

褚斌杰(1933—2006),北京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诗经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先秦文学,著有《先秦文学史》《〈诗经》与(楚辞〉》《白居易评传》《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本书值不值得读,就要看作者是谁。

只看名字我当然不认识这个作者,但是没有关系,我看得到他的头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可以了,这本书的可靠性得到保证了,是一本高质量的学习诗经的教材。

二、前言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就出现了一部经当时乐师之手收集、编辑起来的诗集——《诗三百篇》,也就是被后世儒家学者所尊称的《诗经》。

可能是因为孔子把《诗经》放到了《经》里,所以我下意识以为诗经是孔子收集起来的。这显然是一种过分武断的不假思索。我们介绍诗经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从它是被谁收集起来的开始介绍,于是就会在心里留下一个能够被随意糊弄的空白。

这本书的前言写得十分官方,一本正经到让我有点不敢期待它的正文。但是我仔细读一下,用写读书笔记、需要摘抄有感触的句子的态度来读,果然就被我发现了有意思的东西。

原来诗经是当时的乐师收集起来的。看来采风活动是历朝历代的文艺工作者都要进行的基础活动。

《诗经》收录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之间产生的三百零五篇作品,这些作品主要出现于当时的北方中原地区,是根植于我国黄河流域古老文化土壤中的艺术花朵,它以贴近现实,淳朴自然为特征,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文学园林中最早的硕果。

这一段话就是语文课本上会有的、对诗经的介绍。这是黄河流域的诗歌,反映的是北方地区的生活,这将使我明确我应对它抱有的期待,至少我不会从我的家乡的习惯和用语来揣摩它了。

风,土风俗曲的意思,是指当时各诸侯国所辖不同区域的地方乐曲,它占《诗经》作品的大部分,主要是这些地区的民歌。雅,指当时周王朝国都(丰、镐)附近地区的乐曲。其中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颂,是古代祭神祀祖用的歌舞曲。曲调肃穆而徐缓,与一般乐曲不同,故单成一类。大约是当时王朝中的史官或巫祝(掌管祭祀活动的人)创作的。

这一部分也很重要,虽然每次语文老师讲到文学常识的时候都会说一下“风雅颂”的区别,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忘记。我对祭祀时候的诗歌还蛮感兴趣的,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和书里看到的都是偏日常生活的那些诗,一般都不会去读祭祀的那些。想想应该会很不一样吧。

我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把它作为教导学生的教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仅如此,他认为学诗还可以体会出如何侍奉父母,怎样辅佐君王施政的道理,以至通过它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另外,孔子还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诗三百篇》无疑是一部囊括了政治、伦理、文学、语言,以及博物知识的百科全书。

这一段讲了诗经包含的内容。其实我很认同“不学诗,无以言”的,因为典故什么的真的很好用,我有时候说话会不自觉用上一些历史人物、古诗之类的,因为有时候心里的意思表达不清楚,就是用典故才最能表达。

然后这段话又澄清了一下我一贯有的错误认知,诗经确实不是孔子编的,孔子就是拿它作为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诗经就是集美育、德育等于一体的高级教材呀。

《诗经》“大雅”中有一组古老的诗篇,即《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它们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到武王灭商兴周的史迹和传说,是传唱于周初前后的“史诗”,十分可贵地保存了一些远古历史的面影。“史诗”是一个民族发祥、创业的胜利歌唱,是民族历史的第一页。

我觉得这段话对“史诗”的解释很有道理!正如“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史诗就是为了歌颂自己的胜利,这简直再正确不过。而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史诗读起来都会比较慷慨激昂。

前言的其他部分介绍了诗经的其他主题内容,说明诗经包含了社会生活从上至下的方方面面,作为我国诗歌的“开山祖师”是名至实归的。我就不一一摘抄了,不然我这个读书笔记看起来就太奇怪了。

今天就写到这里,从明天开始准备每天读一首诗。诗经包含三百零五首诗,我觉得我大概可以读上一整年。

阅读经典,学习成为一件浪漫而充满诗意的事,我好像慢悠悠在时间长河中涉水而过,向着民族的源头眺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全注》读书笔记|前言:每天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