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史》读书笔记

詹姆斯·格雷克,美国最伟大的科普畅销书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本书是其耗费七年时间完成的著作,对信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概述。作者将信息发展史上很多关键节点,抽离出来做了详细分析。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和案例,讲述了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作用和怎样消除信息过载的负面影响。

本书从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作用等方面,详细分解了信息是怎样一步步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信息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所谓“碎片化“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伴随着信息产生的始终。信息的本质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信息之所以是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认知结构就是碎片化的。现代心理学指出:人从婴儿时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就是一步一步渐进的。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才慢慢形成系统化。

虽然思维的逻辑化、结构化,让知识更好地传承,但这些并不是信息本身。人只是碎片化信息的载体。

人类在历史上,关于任何学科的每一本著作,和茫茫的宇宙比起来,都只是一个碎片。即便那些看起来好像概括了所有学科的“通识性”见解,也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解读这个世界。所以,信息的本质就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二、信息维系着人类文明的完整性

人类社会是各种信息的总和,缺少了任何一种信息都是不完整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采取了图像、声音、文字等方式记录信息,借助这些信息,人才得以还原历史。整个人类社会才得以完整保存。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演变进程当中,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之一,发挥了很大作用。早期诗歌之所以格律、程式化都非常强,就是因为朗朗上口的特征,能让人更好的记忆,便于口口相传。文字产生以后,象征信息已经可以不再依附于上一代的口头教导,能够隔代传承。

三、信息不仅被动记录世界,并且主动创造世界。

信息促进了人脑思维的产生,让知识结构化,并形成新知识的基础。从早期的差分机,到后来的电子计算机;从最初的电磁感应到后来的互联网,在这些一层层累加的基础上,人类社会不断产生新的创造,信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字的产生,意味着书面文化“侵入”口语文化。这让人们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之前的创作,格律只是为了更好的记忆,然后口口相传。但文字的产生以后,让仅仅借助于人脑的记忆不再是必须的。如果忘了,翻一翻之前怎么写的就行了。诗歌的格律性,就慢慢脱离开单纯的记忆功能,向美感转变了。

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还让人把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加以结构化,从而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然后这些“关于知识的知识”,就像盖楼房一样,再层层累加不断推演出新的信息,创造新的世界。最终,让人类文明不断往前推进。

四、怎样消除信息过载的负面影响

人的记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接收到的信息不仅远远大于人能够处理的信息,也远远大于人实际需要的信息。

信息过载使获取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成本越来越高,也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候,要从自身出发,正确收集和处理信息,运用好搜索和过滤工具,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同时,要明确自身需求,内外兼修增强信息选择能力。

五、本书金句

1. 人只是碎片化信息的载体。

2. 人类在历史上,关于任何学科的每一本著作,和茫茫宇宙比起来,都只是一个碎片;即便那些看起来概括了所有学科的“通识性”见解,也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解读这个世界。

3. 人类文明是各种信息的总和,缺少了任何一种信息,这种文明都是不完整的。

4. 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还让人把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加以结构化,从而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

5. 人的记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接收到的信息不仅远远大于人能够处理的信息,也远远大于人实际需要的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简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