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龙猫
要说最近哪部大片霸占了本猫的猫圈,那一定是《大黄蜂》没跑了。
这部由特拉维斯·奈特指导,斯皮尔伯格(头条玩家导演)、迈克尔贝(变形金刚系列导演)担当制片人的电影,一经上映便反响火热。
本猫当然也是第一时间跑去撸了。故事情节就不多说,还是熟悉的面孔,还是熟悉的配方,熬了一大锅战况激烈的鸡汤,最后让观众美滋滋地喝了下去。
本猫今天开头想聊聊的,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制作出这部电影的导演旗下的工作室——莱卡工作室——的故事。
话说,莱卡工作室是一个专门制作定格动画的工作室。
定格动画始于黏土动画之父——威尔文顿——之手,全世界的定格动画工作室屈指可数,英国的“Aardman Animation”(代表作《小羊肖恩》);澳大利亚的“Melodrama Pictures”(代表作《玛丽和马克思》)。
以及前文提到的莱卡工作室。本猫对定格动画的尊敬正始于莱卡工作室作品结尾的花絮,从那些存在于《鬼妈妈》《盒子怪》《通灵男孩诺曼》等片尾的花絮和幕后特辑中,开始多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定格动画的繁琐和精致。
也越发对电影的幕后故事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1 匠心
提到匠心,很多人无疑会将其与“不赚钱”“赔钱”划上等号。
匠人讲求精益求精,但也常常忽略市场的大容量需求,转而寻求更具挑战性的角度去完成自己的作品。
准确的说,这些作品不全是给观众的,还有一部分是送给工作人员自己的礼物。
莱卡工作室早期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威尔文顿工作室,是一个富有匠心的定格动画小作坊,一开始也是举步维艰,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
后来几经易主,从威尔文顿将工作室带入资本市场,再到其被菲尔奈特的体育帝国所吞并,特拉维斯上位为止,局面才得以好转。因此,莱卡工作室的过去和现在都显得极为复杂。
不仅是它家,所有定格动画工作室都面临过各种各样的艰难局面。只不过在被资本的吞并中,这种艰难逐渐被忽视。
说回定格动画本身。从开始关注黏土动画到如今,龙猫始终对这一动画载体报以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
从简单的黏土介质中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世界——这种想法的浪漫风格让龙猫神往,但这种小众题材却无法被大众市场认可,总是不出多久就会被判以死刑。
所以,对于定格动画,最好的出路仍然是倾向于大众的审美口味。
很多时候,作品的优劣和票房的高低关系并不大。所以,终究是市场选择作品,而不是作品决定市场。
而与口碑、票房双赢皮克斯的3D建模技术所创造的世界最大的不同,是莱卡工作室所创造的世界是可以触摸得到的,而不是三维建模转瞬即逝的影像。
前者赋予梦想,而后者创造梦想。
但是,当梦想被赋予的地方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创造的部分只被予以花絮的方式播出,这显然是对定格动画的又一次彻底打击。
《久保与二弦琴》的骷髅武士被以一定的比例制作出来,斥巨资搭建布景,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人物脸部表情等等,这些细节不仅仅在电影中表现出色,在幕后花絮中也造型瞩目。
可背后的心酸却少有人知。
在《久保与二弦琴》幕后制作花絮中,工作室特别强调了非常繁琐的布景、人物搭建过程;在另一部电影《盒子怪》里,故事的最后更有他们自己的吐槽。
要知道,定格动画里一个简简单单的角色,哪怕是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需要数十人的协助才能完成。场面调度的变化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是费力不讨好。
然而,正是这种严谨、精细,外加孜孜不倦的求知态度,才奠定了《大黄蜂》成功的最坚实基础。
2 莱卡手中的大黄蜂
无论是对历史版本的致敬,还是漫画上的考据,新版的《大黄蜂》都做的颇有一番味道。
在片子中出现过的80年代歌曲串烧,是曾经活跃于《变形金刚》系列第一部的经典桥段。而还原漫画中经典的甲壳虫造型,则为漫迷们提供了一座通往角色内心世界的桥梁。
大黄蜂的第一次出场就被定义为不能说话的大块头——其滑稽的动作、经典的造型、人性化的风格都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模式,成为了人们心中大黄蜂的理想造型。
事实上,他也是最适合被拍成外传电影的变形金刚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每一位变形金刚的出场都具有独特性,但尤以大黄蜂最为突出,同时它也是作为第一位“汽车人”出现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的。
可以说,大黄蜂是汽车人联盟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且极为深刻。
第一,具有人类性格的汽车机器;
第二,能够自由变化自己外型的隐形车库;
第三,收音机代替语言。
前两者是变形金刚们所共有的,而最后一点则是属于大黄蜂的符号。
所以在特拉维斯执导的《大黄蜂》里,「收音机」和「人类性格」显然是最有意思的两个符号——前者传递情感,后者制造情感。
说白了,这部片子如果失去了特拉维斯,真的不知道还有哪位导演能够这么轻易的去调试这位大块头,让他展现出如此呆萌的一面。《变形金刚》系列的肉搏大战被特拉维斯编排成萌点满满的“大黄人”,不断挑战着观众的喜感领域,并且成功的拿下了观众。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部片子无论是场景重现,CG人物复位,机器与人的触摸与沟通,都不再是虚拟的,而是虚拟化的真实。
为虚拟化的人物制造情感,这显然是导演特拉维斯的强项!
女主角查莉与大黄蜂之间,就得益于导演丰富的制作经验,使他们的真挚情感在成片中表现得很惊艳。而片子中最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情感,另一个则是成长。
片中不止一次让观众看到了查莉对已故父亲的依依不舍,从修理父亲的车子到保护父亲的唱片,都说明了这一点。查莉和父亲的情感深厚,但这种情感又被生死隔开了。
这是属于情感的命题。
而在摆脱束缚,成为自己而不是寻求保护的过程中,每一位角色也都在努力着。
大黄蜂在寻找自己的伙伴,找寻自己的立场。
查莉在寻找父亲,期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MEMO追求查莉的爱,并试图成为能够保护她的人。
每个人都在为不同的理由所奋斗着,但命题却永远离不开成长。
3 特拉维斯
成长和情感,是一对说上一百遍也无法摆脱的主题,它们是生而为人所必须经受的,要么妥协,要么抗争。
我们的主人公选择了抗争,选择了奋斗。然后,爱的缺陷被另一份爱所弥补。
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情感替代。情感被替代了,但是本质上还是爱。就像法律条文具有法律效力一样,爱也有爱的效力。
说到弥补缺陷,其实也不得不提到导演特拉维斯本人,耐克公司的掌权人菲尔奈特的发家史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耐克公司公子特拉维斯却不见得有几个人能记得。
这个脸型俊朗的男人,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去走父亲的体育之路。
他从发唱片,到做定格动画,完全是与体育帝国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然而,他不但做了,还成功了,恰恰证实了特拉维斯的果敢——一个有大胆想法的年轻人。
更重要的,还有钱。也就是所谓的“金主爸爸”。
上文中说定格动画走向瓶颈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缺钱。但庆幸的是,特拉维斯根本不缺钱。
威尔文顿本人虽有黏土动画之父之称,但最终还是敌不过资本的选择,在坚持了数年之后,最终还是将工作室拱手相让,宣告退出工作室。
之后,特拉维斯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莱卡工作室的一把手。
但唏嘘的是,资金上的帮助大概是特拉维斯和父亲间唯一的联系。
父亲为儿子提供了巨额的资金,而儿子在父亲的支持下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定格动画的壮举。这是资本和科技的强力结合,所以龙猫才说谁也不能替代特拉维斯在莱卡工作室的位置。
但事实上,特拉维斯一直在试图缓解这种关系,或者说试图去寻找被遗忘的爱。
在其执导作品《久保与二弦琴》中,一个没了一只眼睛的残疾男孩,在甲壳虫和猴子的帮助下,寻找自己的母亲。《大黄蜂》里,女孩在大黄蜂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从父亲那丢失的爱。
这是巧合吗?
特拉维斯为什么要写这类故事,动机是什么?
我们说,灵感往往是感性的,不是说它本身具有情感,而是人们创造了情感,这种情感是源于创作者本身赋予的,而不是天生的。
莱卡工作室走到如今,特拉维斯功不可没,但就像他最新的片子《大黄蜂》一样,只有忘记过去,才能看见未来。
以前总感觉莱卡的作品少一股特别的力量,仿佛要迸发出来,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
如今,包袱去掉了,父亲的形象在查莉的心中被大黄蜂所替代,特拉维斯也找到了自己所钟爱的东西,这或许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结局。
龙猫真切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特拉维斯所带领的莱卡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作品,一些真正具有个人灵魂和轻松诙谐的作品,不再那么冷冰冰的。
愿这些温暖,最终可以通过荧幕传递给观众,成为我们这一代的经典,甚至是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