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正义可以迟到,但一定不要缺席

《嘉年华》

《嘉年华》可以在国内影院上映,不得不称之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事件”。

“少女性侵”的题材,不是没有见过,但更多的是在各类创作中,在偶尔令人心惊的新闻中,在痛彻心扉的自我陈述或故事中。

在电影里,也不是第一次。早在韩国《熔炉》《素媛》就呈现了这些问题,在国内直面这类题材并呈现出来,《嘉年华》却是第一部。文晏的“最佳导演奖”当之无愧。

作为女性导演,她有着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但又有着难得的理性和克制。

看完此片,第一感受是:感觉导演熬了一锅粥,熬了一锅掺杂着《熔炉》《盲山》和《我不是潘金莲》的粥。名利场的官官相护、一手遮天,《我不是潘金莲》比它反映的更深入、露骨;少女经受伤害后的痛苦和无奈,正义伸张的艰辛和曲折,《熔炉》比她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少女被困《盲山》比它更令人绝望。《嘉年华》不乏它们的影子,但处理的同样优秀。

细细想下去,整个电影拍的非常克制,没有刻意突出什么,但却充满了寓意。这种克制,褒贬不一。

在豆瓣上看到一句评论:克制固然是导演的审美偏好,但同时,它几乎是唯一可能在中国实现此类题材的方法。因为我们反抗的对象是缺失的。有伤害发生,就有施暴者,而施暴者不可描述。

我认同这种观点,但在情感上我个人倾向于贬,当然这是风格问题,和题材内容无关。

《嘉年华》讲述了两个十二岁少女被权势通天的刘会长性侵之后,家长、警局、媒体等的种种反应。媒体关注的是“真相”,警局关注的是饭碗能否保住,家长关心的是“面子”问题,只有郝律师在小文需要帮助和关怀的时候给她拥抱。

孟小文和张新新是两个正值花季的普通少女,上学、逃课、迟到、作业、检查本应该是她们生活的常态,她们连“处女膜”是什么都不知道,却遭受了突如其来的伤害。她们也不知道遭受伤害之后如何处理,以为吃下白色药片就会没事。

如果不是同学推推搡搡之下露出腿上的伤痕,如果不是身体承受不了伤害腹痛不止,这件事情大概也会随着女孩淤青的散去,身体的恢复渐渐被淹没。再或者,可能在几个月后,女孩意外怀孕的时候爆发出来。但这个时候,更是无迹可寻。而且,遭受伤害的主体依旧是两个无知的女孩,而施暴者早已声色犬马,快活不已。

这两个女孩的经历,我看完的第一感受不是愤怒,不是心痛,而是无力和失望。(因为愤怒和心痛在面对现实中的事件)失望的不是权力的互相勾结真相不得大白,无力的不是挣扎和努力迟迟得不到正义。我感到无力和失望的,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在面对这些事情时候的态度。

小文的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打了小文一巴掌,那一巴掌在小文的脸上迅速红肿,小文倔强地低下眼睛,但那一巴掌抽痛了我的心。小文的妈妈和张爸爸争吵,责骂小文不该穿不三不四的衣服、强硬地剪去小文的头发,却从没反思过对孩子的关爱本身。张新新的爸爸妈妈更是窝囊地、恬不知耻地接受了刘会长开出的条件。

看到他们,我在电影院恨得牙痒痒。

林奕笔下的房思琪,就是电影中的孟小文。懵懂无知的“房思琪”和孟小文,尚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要经受多重侮辱和打击。教育的缺失,不仅仅是国家和学校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补位刻不容缓。

医生和警察联合着媒体做了一出好戏,原本代表着公平正义、保障公共和个人安全的权力体,成为了一手遮天、为虎作伥、翻天覆地的恶棍。想到这里,脊柱一阵发麻。

电影中有一处充满了象征性意义的场景——游乐园那根长长的管子和“大喇叭”。那根长长的管状通道,最终通往大喇叭。在“大喇叭”里,孟小文和张新新开怀地玩耍,这是伤害发生之后,孟小文第二次笑。另一次是和孟爸爸在水里游泳的时候,这两幕让我不得不将管道、大喇叭、水和子宫联系起来。只有在温暖的子宫里,她们才是真正的快乐着。

当悲剧已经发生,寻求真相和妥善解决是两件势在必行的事情。值得褒扬的是,文晏将这二者都呈现了出来,而且都挖出了这二者背后相应的黑洞。这本身就需要勇气,这种勇气值得嘉奖,但是还不够。

因为,有的时候需要真相和理性,有的时候需要打动和煽情。

过于克制的表现方式,让人难以有代入感。如果不是恰好发生了幼儿园虐童性侵事件,我不知道电影里的“少女性侵”问题是不是又会像几年前“女子被强奸”那样,引起舆论的哗然之后又不了了之。

韩国的《熔炉》和《素媛》推动了韩国性侵相关立法,黄渤、赵薇的《亲爱的》推动了大众对拐卖儿童的关注和相关立法。我希望《嘉年华》也可以借助痛彻心扉的“感同身受”推动相关立法。而它恰好在这个关口上映,更让我对它满怀期待。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事件的反映,更是对相关事件的关注并最终解决。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它的克制不买账。

这部电影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两个女孩。

美丽的前台姑娘莉莉,做着前台兼皮肉生意,一心一意想给心爱的男人生个孩子,但是心爱的男人是个社会混混,心里只把她当作挣钱的工具。

小米,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过完这个夏天,她就16岁了。

小米

她一直想要的不过是那一张可以证明身份、让她立住脚跟的身份证,但是生活对她太残忍。她从老家跑出来,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对人充满警惕。一心想要的就是一张身份证,所以她拿回扣、挣小钱,但是她本性不坏。得知刘会长是罪魁祸首后,她“讹”到了一万块钱,刚好可以“办”一张身份证。但是她被戏弄、被强奸了,旅馆待不下去,在这第15个城市里,她再次走投无路。

如果小米没有发生不幸,如果她相安无事地重新开始新的工作,那份关键的“证据”能否呈现出来,依旧是个悬念。

当她走向“小健”的时候,我内心生出一股苍凉和无力感。是什么让原本该健康成长的少女们选择了走向深渊?甚至在她被“监禁”在村里的时候,我特别害怕《盲山》里女大学生惨案的重演。令人高兴的是,她最后逃离了出来,而且“性侵”案终于尘埃落定,真相得到了公证。

小米穿着白纱裙骑着电动车穿梭在马路上的时候,让人不仅想起了片名:Angels wear white.而这些angels就是孟小文、张新新、小米代表的纯洁的少女。那飘动的白裙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反抗、对立与打破的勇气和精神。

身着白裙、风情万种的玛丽莲·梦露的塑像矗立在滨海这个城市的海边,是一个被观看、意淫的美好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塑像被移除,也充满了象征意义。女性的被凝视、被观看、被意淫的具体对象,空虚了。

这无疑,是导演构画出来的一个“乌托邦”,因为在现实里,只要一眼望去,看到的是愤怒、是无力、是悲痛,但是正义却总姗姗来迟,甚至没有回响。

但是,我发自内心的希望,在现实世界,不论或早或晚,正义一定、一定、一定要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嘉年华》:正义可以迟到,但一定不要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