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作得了一手好诗,讲不好一个故事

1.诗意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妖猫传》,极乐之宴,高力士向李白求诗,不惜为他脱靴,李白酒至微醺,舔了舔笔,在高力士的背上写下这首《清平调》。杨贵妃见李白,留下一句“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然后转身离去。

如果说极乐之宴是《妖猫传》的高潮,那么李白的的这一段绝对是高潮中的重头戏。陈凯歌把一束光斜打在李白身上,李白望着那束光,眼里含着泪,极具诗意。

在中国的导演里,陈凯歌的文学素养绝对算得上一流。他的电影里也带着很多诗性的写意。这种写意,在《黄土地》里是成百上千赤裸上身的汉子念着符咒求雨;在《边走边唱》里是神神面对着瀑布彩虹沉思不语。

2.半部好戏

一九六五年,我十三岁了,

我开始在人前饶舌,

又在饶舌者面前假装沉默,

人到十三岁,

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

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陈凯歌《少年凯歌》

只是,电影不是写诗,而更像是讲故事。《妖猫传》里极乐之宴之后,剧情开始起飞,故事讲得捉襟见肘,没法让人信服。

真正的大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的风格被很多人定义为“半部好戏”。在《演员的诞生》里,陈凯歌作为导师,他对演员的表演精确的点评,让人看到了他对演员的把控力,获得一片好评。

陈凯歌的电影,无论是演员、场面调度、色彩、灯光摄影,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只是他夸张的故事,诡异的叙事,让观众很难接受。

一部《无极》,消耗掉太多陈导的自信。耗资两亿,好像只捧红了《一个馒头的血案》这个衍生品,他亲自下场,手撕观众。“观众五年内看不懂《无极》”,如今,十五年过去,观众似乎对是否看懂《无极》已经没了兴趣。

然后是脸谱化的《梅兰芳》,虎头蛇尾的《赵氏孤儿》,用范伟和林志玲做噱头的《道士下山》。

超越巅峰比爬上巅峰困难得多。在通往大师的路上,陈凯歌困住了自己。

3.造城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之前再看《妖猫传》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30亿!30亿!”后来我才知道,他说的是为拍电影陈凯歌花30亿造了一座唐城。

这在当时是电影的一个噱头。后来又说在襄阳建的唐城花了10亿。

在电影之外,陈凯歌似乎执着于造城。

1996年,陈凯歌导演在拍摄《风月》时,为还原上海“风貌”,与上影合作搭建了“上海车墩基地”。

横店影视城秦王宫景区是1997年为著名导演陈凯歌拍摄历史巨片《荆轲刺秦王》而建,造价2.3亿元,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

2009年,象山影视城专门为陈凯歌拍《赵氏孤儿》而按照剧组置景标准建造的“赵氏孤儿城”,占地面积152亩,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

中国唐城又名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一期总占地600亩,专门为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而建,历时6年造价17亿。

关于这些影视城,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还原实景,独具匠心,也有人指责他是无用的浪费。

只希望陈导在他造的古城里,拿着上乘的剧本,带着他骨子里的诗意,讲出观众期待的好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凯歌:作得了一手好诗,讲不好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