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爱不相亲,天为谁春?桨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画堂春》)
有多少人是从这首诗认识纳兰容若的?最先牢记纳兰容若的词,便是这一句“一生一世一双人”。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纳兰容若降生于京师明珠府邸。现存词作349首,刊印为《侧帽集》《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其词哀婉清丽,颇有南唐后主遗风。
第一次知道纳兰容若这个名字,是在一部小说中,想象着拥有这样一个好听名字的少年公子,是怎样的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人?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千古伤心的词人,他多情、干净且纯粹。他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
一、纳兰容若笔下的“一双人”,指的是谁呢?
一双人是一对恋人,其中一人,毫无疑问,自然是纳兰容若,另外一人,大概便是少年容若的表妹-纳喇氏。表妹的全名叫作“纳喇惠儿”,与明珠一个姓氏。表妹从小住在明珠府,年幼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进京的目的,是为了等她长到花季妙龄的时候,被父母送进宫里去。
纳兰容若与表妹都对汉人文化颇感兴趣,他们两个兴趣相投,一起陪伴长大。从幼童变成少年,容纳变得英俊潇洒、器宇不凡,小表妹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日久生情,心里暗暗产生了一股情愫。然而,少年的纳兰容若与小表妹,却没有预料到,未来对于他们是如此的残酷。
二、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为此让路
两小无猜的爱情,被家族的利益硬生生的拆散。表妹到了选秀年龄,被送进了皇宫中。从此,两人分离两处,互相思念。纯真的爱情被家族的利益横在中间,实属无奈。纳兰容若的词《画堂春》,就是他当时心底的真实写照。
纳兰容若对表妹念念不忘,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只能分居两处。明珠府与皇宫不是天涯海角的距离,而是近在咫尺,却连一面都见不到。彼此能够相望、彼此相思,却不能相亲,何等的残忍!如果当真爱有天意,那么,那灿烂的春光又是为谁而来呢?
我们都说缘定三生,约同白首,这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是人们对爱的一种坚定信仰。初恋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年少懵懂时,爱的初体验,让一生刻骨铭心。
三、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爱情
莎士比亚曾说过:“爱情不过是一种疯”。没错,在爱情里纳兰容若是疯狂的。当时纳兰容若大概还不到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有着一股子冲劲儿,再加上自己本身也会一些武艺。纳兰容若担心表妹在宫中的处境,为了见表妹一面,冲动之下,他竟然装扮成僧人偷偷混进宫中。
那一年,宫中有重要人物过世,由于是国丧,皇宫开始大办法事道场,每日和尚喇嘛,出入宫廷,并无阻拦。纳兰容若看到每天那些僧人们能够自由进入宫廷,灵机一动,他就想出了私混入宫的办法,他悄悄地用重金买通一名僧人,换上僧袍,装成一名小僧人,混进了入宫操办法事的僧人队伍之中。他一旦被发现,就会是死罪。可见,在爱情的魔力下,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年少时候的轻狂与任性,年少时候美好纯洁的感情,还有那无奈的遗憾,随着岁月的流逝,最后,只在字里行间余下淡淡的、浅浅的哀伤,纪念着当时的错身而过。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总有一些人,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了;总有一些情,不是不想放,而是放不下。对于往事,可回忆,不可纠结。初恋都让人难忘,因为初涉爱河时心里异常纯真,绝无私心杂念。就像纳兰容若与表妹,从小一起长大,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爱意。只知道倾己所有去爱对方,她走出了他的视野,却永远走不出他的心;她远离了他的身影,却永远不能远离他的浓浓眷恋。
刘若英在《后来》里唱到:"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少男少女的初恋是情的“萌生”,不是性爱的本身,它不含有任何杂念,这种爱是不自觉的,却是真诚的。不管相爱相伴多久,都会在心中开出最美的花。
走到曾经与他一起走过的街,会黯然伤神,看到曾经与他一起赞过的那栋建筑,依然屹立在那里,瞬间回忆起很多往事。一点一滴的记忆,从最初相识的不屑,相爱时的甜蜜,争吵时的哭泣,背离时的孤独,直至分手时的决绝,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不禁感叹,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么远,又那么近。即使有缘也不一定相依,即使相会也不一定有缘,即使有情也不一定会终生相守,人生,就是这些不完美的碎片拼凑而成。
结语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的想念,是你的温暖。深埋于心底,只要想到,就觉得温暖踏实。找不到理由忘记,因为情不自禁;找不到借口放弃,因为刻骨铭心。无法代替,因为生命的痕迹里,有我,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