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随感—蒋方舟作品

  最近在读的书是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发现我不喜欢读蒋方舟的文,文笔一般,词汇丰富,有一定的思想。像个比较成熟的大学生的文章,还不算大家。她曾经在采访中表达了她的野心,想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粗粗了解她的作品,现实和理想还是有距离的。她是1999年至2009年的青春代言人,想了解那个年代才看她的文,她的青春也囊括了我的哥哥姐姐们的。因为有一群80后的哥哥姐姐,读她的作品,亲切而陌生,毕竟那不是我的青春,而是童年。

  我的确在书中看见了哥哥的影子,那一代人的特点:“有一位北大的老教授评论我们这一代,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冷,‘而且是一种不舒服的冷一缺乏热情,缺乏善意,对待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待人(可以说是包括自己的亲人在内的一切,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冷。’ ”大哥冷,二哥暖,三哥半冷半暖。四哥已经不是80后了,80,90就不放在一起讨论了,它们是有界限的。北大教授的形容适合放在大哥身上,从未见他对任何事物展现过热情和善意。不过冷就是冷,还有让人舒服的冷吗?这种特点可以上升至一代人的身上,拥有此类特点的人想来也不在少数,不过我不是,同样的父母,截然不同的性格,这里面不仅仅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有时代的差异,经历的不同。大哥的经历,了解不多,也很难得知,他不爱说话,同我聊天也是很久远的事了。我们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地域,父亲也是男权主义思想,母亲是少有的,对男孩女孩一视同仁。可我总感觉,父母对我的关照和疼爱,是比他要多得多的。在我身上花的钱,时间,精力比哥哥多,我容易生病,容易受伤,他们总要照顾我,而哥哥在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顾自己,在我印象中。这是他很冷的理由吗,我不知道,也改变不了他。一代人里面,我遇到了他一个。

  夜已深,仍未有任何倦意,只是脑袋晕沉沉的,熬夜不利于健康,只是这样静的夜,这般美妙的时光,宜读书宜思考。可是大脑明显不乐意工作,眼睛还没有罢工,身体的各类器官怕也不愿承受深夜的超负荷工作。休息了,尽管我舍不得。夜里适合一个人做事,白天适合一群人做事。我一个人,喜欢夜。蒋方舟的作品,近期都会去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读随感—蒋方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