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李白《望庐山瀑布》并称庐山诗双璧。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写庐山风景“具象”的千古绝唱,无人可比,那么,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则是写庐山风景“抽象”的千古绝唱,同样古今独步。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虽然题的是“西林壁”,但却是在东林寺长老常总的陪同下游西林寺时所作。本期分享我们一起通过这首诗继续探寻庐山的“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平起式七绝·苏轼《题西林壁》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图片对照。
赏析文本
我关于庐山的分享已经做了三期了。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无论是最早在庐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中国山水田园诗之祖——陶渊明、一生五次登上庐山,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古绝唱的诗仙李白,还是被贬江州,写下著名的《琵琶行》并在庐山草堂的美丽风景中逐渐修复自己内心的白居易,都和庐山东林寺大有渊源。陶渊明、陆修静和东林寺慧远大师“虎溪三笑”以及慧远大师极力邀请陶渊明加入“白莲社”的故事不必再细说,李白在庐山写过《庐山东林寺夜怀》和《别东林寺僧》,显然和东林寺僧是颇有交往的,白居易则不但常与东林寺僧同参佛理、共同出游,更是把其精心编著的最珍视的文集送到东西二林寺保存。看来以东林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确实是庐山人文传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难怪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中第一个浓墨重彩介绍的庐山人文大师就是慧远禅师呢。不过,说到和东林寺有关的诗词作品,那首屈一指的毫无疑问就是和李白《望庐山瀑布》并称庐山诗双璧的《题西林壁》。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虽然题的是“西林壁”,但却是在东林寺长老常总的陪同下游西林寺时所作,而且东林寺和西林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二位一体的兄弟寺,关系之密切自不待言。在本期分享中,我就通过苏轼在庐山的代表作《题西林壁》,与大家一同了解一下这两座著名的佛教寺庙,以及在庐山游览以及写下这首名作的趣事。
东林寺和西林寺从名字上看就关系密切,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有意思的是,虽然在后世东林寺的名气和地位都大大超过了西林寺,但追溯它们的历史会发现,是先有了西林寺,之后才有东林寺。而且,如果没有西林寺,恐怕就不会有东林寺。
位于庐山北麓的西林寺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初是沙门竺昙现结庵的草舍,死后慧永继承师业。到了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为之立庙,命名为西林寺,慧永法师在此住锡30年。这座西林寺颇具规模,为庐山北山第一寺,自晋至唐一直香火鼎盛,公元731年唐玄宗还曾敕令重修。后来在宋元两朝交替之际因为战乱的缘故被焚毁,到了明朝时期西林寺虽然一度被重修,但是没多久便又再次遭遇毁坏。自这之后西林寺便一直保持损坏状态。直到1989年,西林寺现任住持、来自台湾的觉海法师回大陆探亲,不忍看到西林寺荒圮冷落,发愿要重建西林寺,得到九江市各级政府部门及佛教界人士的一致赞同。后觉海法师不辞千辛万苦,夜以继日,精心筹划,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日夜在工地督检质量,采购运输材料,历时七年之久才重建完成。如今西林寺巍峨屹立于庐山之上,重放异彩,成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海法师终于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东晋太元八年,在外游历的慧远大师来庐山看望自己的同门师兄慧永法师,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便留住龙泉精舍,后移居西林寺。太元九年,久慕慧远大名的桓伊任江州刺史,接受慧永法师提议,为慧远大师建造了一座新的寺庙。因新庙建于西林之东,故名东林寺。从此,慧远大师住锡庐山东林寺36年,直至往生。
正是在这座东林寺里,慧远大师开前人未有之先例,将当时本土最为流行的儒学、道学、玄学三门学问同外来佛家思想糅合在一起,把佛经深奥的哲理和晦涩的经义重新诠释和改造,变得广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他将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结合中国本土文化重新做出诠释,告诉人们,因为精神不灭,所以有因果报应。这个观念影响深远,直到如今。慧远大师还告诉大家,诚心向佛的人死后,可以转生西方“净土”,进入极乐世界。这就是今天“净土宗”的缘起。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佛教中国化”与“佛教社会化”。慧远大师曾经力邀陶渊明参加的“白莲社”是佛教史上最早的结社,而这一结社的目的就是专修“净土”之法,以期死后往生“西方净土”。故后世净土宗尊慧远大师为初祖。之所以叫“白莲社”,是因为当时的名士、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钦服慧远,替他在东林寺中开东西两池,遍种白莲,慧远所创之社遂称“白莲社”,净土宗后来也又称“莲宗”。东林寺也因此被视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又因唐代高僧鉴真曾至此,将东林教义携入日本,因此至今日本东林教也以慧远为始祖,东林寺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也去游览了东林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庐山其他热门景点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东林寺却非常的安静。游人在进入寺院前就被提醒进去后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追跑打闹,而且所有穿着短裙短裤的人都要用纱巾把腿裹起来才能进去。整个参观过程都有人义务引导,我们先绕着莲池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了三圈,然后才去参观各个殿堂。因为对佛教的了解太有限,所以我到现在也不明白绕着莲池转的寓意,后面参观的内容除了一些书画碑刻作品我和妈妈印象也都不深了,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很真切的感受到了佛教寺院庄严静穆的气氛,而且莲池里那一池婷婷绽放的白莲也让我开始试着去理解孟浩然诗句中的“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正是因为慧远大师和东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崇高地位,所以在后世它后来者居上,名声大大超过了比他早建的西林寺。我在想,如果没有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在宋元两朝交替之际毁于战火之中的西林寺后世是否还会被人们一直记得并重建恐怕还真不一定。那么,苏轼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的呢?苏轼和庐山究竟有又怎样的渊源呢?
在之前给大家分享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给大家介绍了元丰二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多后,他于元丰七年四月离开黄州,奉诏量移汝州,虽然官职仍是团练副使,但总算离京城近了一些。在赴任途中经过九江时,酷爱游玩的苏轼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庐山奇秀瑰丽的山水触发了他的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即是其中流传最广也是最为历代诗家称道的一首。
有意思的是,苏轼的这次庐山之行一进入庐山,远远望见山谷的奇异秀丽,是自己平生从来没有见过的,先已为此大自然的神奇所慑伏,觉得庐山是造物主的杰作,不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所能描摹,赞叹顶礼之余,苏轼感到眼睛几乎应接不暇,便和参寥说:“此行决不作诗。”他在《自记庐山诗》这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中说:“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庐山如此奇秀,竟引得大文豪打算搁笔不吟诗,也足见苏轼对自然妙趣之崇尚。但不一会苏轼就听到山中僧侣和俗众奔走相告说:“苏子瞻来了! 苏子瞻来了!”于是以写诗作文为人生最大乐事的东坡先生忍不住诗兴大发,不知不觉地在没有意识中就作了一首绝句:“芒鞵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这里的“自挂百钱游”用的是晋朝阮修的典故:阮修常步行旅游,将钱挂在手杖上,遇到酒店,便独自酣饮。“故侯”用的则是秦东陵侯邵平的典故:邵平秦亡后沦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在这首诗中苏轼自比为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挂着一百个钱在拐杖上到处游荡的阮修。又说可是奇怪的是,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竟然每个人都能认识我这个落魄的故东陵侯。苏轼以阮修为榜样,以东陵侯自比,道出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后,既无公务又不敢多作诗文,也不敢多与人交往的处境。黄州没有什么名胜,但江南的黄州诸山也是景色佳丽,风雨云月,阴晴朝暮,千姿百态。因此,苏轼经常拄着拐杖,载着酒食,乘舟泛游,聊以自慰。但当他发现庐山的僧俗都在欢迎他的到来时,他个性中的率真和热忱以及那压抑不住的才华也就如山泉一般汩汩地冒出来了。当发现自己“自食其言”后,苏轼“自哂前言之谬”,自我解嘲一番后干脆又写下了两首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和“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他感叹“如果和青山从来就不相识,那青山在你面前就是一副高傲的样子,与你一点也不亲近。”所以他决定“要好好认识认识庐山的真面目,这样他年我和庐山就是故人了。”他走在入山的路上,还不敢相信此身真个已经到了怀想多年的庐山,所以不能不把自己的惊喜写下来:“我很久以前就一直想静静地欣赏庐山,经常做梦神游在飘渺云彩之间。现在不是在做梦,真地来到了庐山。”这么一来,自然也就干脆地推翻了自己之前一定不为此行作诗的决定,索性敞开来作了。
在苏轼的《自记庐山诗》的记述里,他接下来写的一首诗就是我在分享李白《望庐山瀑布》时提到的给诗仙大力打call,同时把徐凝贬到自闭的《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之所以会写这首诗,是因为苏轼流连瞻望了李白笔下出自青玉峡的两大瀑流面对如此浩荡的流水,恍如来自天上,直落潭底,发出山鸣谷应的隆隆水声,令他在此造物的伟大力量之前感到极度的震眩。而正在这时,他看到了好友陈令举的《庐山记》,其中提到了徐凝描写庐山瀑布的那首诗“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对比,高下立判,于是毒舌的苏轼就忍不住对不自量力的徐凝出手了。
接下来“往来山南北十余日”的苏轼,一路见闻,“不可胜纪”,又虽然作了不少诗如《庐山二胜》、《宿东林寺呈总禅师》绝句等,但最著名的自然是我本期要为大家分享的主题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名僧、庐山东林寺主常摠陪同下游西林寺时题写在西林寺的一面墙壁上的,所以叫《题西林壁》。这面墙壁当然早就和西林寺一起毁于战火了,但作为西林寺最好的宣传名片,在西林寺重建时自然也得到了恢复,所以如果你现在前往西林寺观光,依旧可以看到刻有《题西林壁》的墙壁。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苏轼这首墙壁上的诗的具体内容吧。
先来把这首家喻户晓的七言绝句读一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写庐山风景“具象”的千古绝唱,无人可比,那么,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则是写庐山风景“抽象”的千古绝唱,同样古今独步。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非常通俗易懂。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苏轼自入庐山以来,一路观察山景,峰峦重叠,不但距离远近,形势向背,各有不同的容色,而高低起伏,姿态互异,更是变化无穷。所以这几日来的看山所得不仅是美感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重解悟,得到了一重隽妙的见知。
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起句写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据南山宣律师《感通录》:庐山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向庐山之东,会合而成山峰,故姚宽的《西溪丛语》说:“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承句写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补足起句未尽之景。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变幻莫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对庐山瀑布奇观的特写,苏轼此诗则是对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的全景刻画。
接下来转、结二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写景转为即景说理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苏轼在出入庐山时就写下“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的句子,对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充满信心,但他在沉思中发现自己虽然置身于“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的庐山景致中已经许多天了,但下笔之时却难以说清楚庐山的真面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啊!庐山本是千姿万态的,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看庐山,其景象都会不同,不可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姿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局限,一时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所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就是指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成岭、成峰、或高、或低、似远、似近,则是庐山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形态,这是苏轼经过数日的观赏实践和理性的深思后才获得的深切感悟。正是由于庐山有如此变幻不定的千姿万态,它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之前的“要识”只是诗人最初接触庐山时的一种感性认识,现在的“不识”则是诗人把众多的感性材料经过分析比较之后而得到的理性认识。从“要识”到“不识”,从形式上看好象是倒退,而实质却是前进,是由具象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提升。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抒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这里,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无疑正是这类诗的杰出代表。清人王文诰曾评价:“凡此种诗,皆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正体现了苏轼写诗深入浅出,全无雕琢习气的语言特色。它不单单是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岭谷涧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诗人用比兴手法而非空泛说理,前两句仿佛很平淡,却为后两句的说理做了不落痕迹的铺垫;后两句好象与描写庐山景色无关,却把对庐山千姿百态美景的感受自然升华。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理有情致,诗有辞采,深入浅出,浑然天成。虽然是在说理,却丝毫不落雕琢痕迹,因此这首小诗格外含蓄蕴藉,思致渺远,遂成千古传诵、脍灸人口的佳作。连苏轼自己也说“仆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李一冰先生在他的《苏东坡新传》中这样评价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其实,这首小诗,千余年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并不因为它于文学上有何特别优异的表现,也算不得是禅门的机锋,苏轼只是拿庐山的变化来印证一个人间的认识。然而,即此认识,便是无上智慧。苏轼能够离开“身在庐山”的立场来看庐山,便是他的绝大聪明。他能以平等心来看庐山,使我与山,山与我,一体俱化,共同成就万物与我一体的理想生命,创造有情的世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苏轼此日,真能观山,他所看的,不仅是诗的山,画的山,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给他的一重解悟,由这虚舟触物的解悟,得到精神生活与大自然圆融一致的享受。
苏轼这次游罢庐山,还至九江,有写下了他的散文名篇《石钟山记》,他在这篇文章中明确交代:“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这是苏轼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这篇《石钟山记》也是我们庐山游学与苏轼相逢的开始。在学完这篇文章的下午,我们就去了石钟山一探究竟。我们坐在船上,看到了传说中的石钟山,我们都觉得这实在是小的根本就不算一座山。它的海拔是61.8米,相对高度只有四十米左右。如果你不知道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钟山,会觉得它真的就只是一块“大石当中流”。而且,我们虽然专门去“目见耳闻”了,但毕竟只是和其他游客一样走马观花,并没有象苏轼那样执着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用心考察,所以并没有听到郦道元所说的“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也没有苏轼所说的“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正如苏轼在《石钟山记》里的名句所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要想真正全面深入地认识一个事物,不但要亲自去看、亲耳去听,还得有苏轼那样执着求索的精神,和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深入思考的能力。比如这“庐山真面目”,如果我们因为苏轼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就以为不需要亲自去过庐山、亲身领略庐山风光,而只要置身于庐山之外就能把庐山的“真面目”看清楚了,恐怕那识得的“庐山真面目”也不过是自以为是的“真面目”而已。就像我虽然已经专门对庐山作了四期分享了,从陶渊明归隐庐山,吟唱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中国山水田园诗之宗,到白居易于庐山的怀抱中逐渐走出“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苦闷归于宁静自然;从李白写下庐山风景“具象”胜景的千古绝唱《望庐山瀑布》,再到苏轼游西林寺写下庐山风景“抽象”哲理的经典名作《题西林壁》,庐山的优美风景和人文内涵在一代代诗人的笔下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予人们不同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它们共同汇聚成庐山独特的文化符号。但我想说,这些也绝不会是“庐山真面目”的全部。
参考反馈题目:
1. 你会背苏轼的《题西林壁》吗?你还会背苏轼的哪些诗?
2. 你还知道佛教哪些著名的寺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3. 你能给大家讲一下“虎溪三笑”的故事吗?
4. 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苏轼的《石钟山记》吗?
5. 你还知道哪些说理的诗?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6. 你更喜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什么?
参考资料:
(清)王文诰辑注 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林语堂《苏东坡传》
吴枝培《“不识”即“识”-读苏轼诗<题西林壁>》
汤文熙《别有佳处惬人意-说<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