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西安·弗洛伊德
他,是一位出身名门,头顶各种光环的“渣男”;他同时也是一位痴迷肉体,充满个性且饱受争议的传奇画家。如果你曾想过,一个男人能追求“本真”到何种程度,那毫无疑问,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就是你要的答案。
系出名门,一生不羁
▲1947 Lucian Freud by Cecil Beaton
每当我们聊到卢西安·弗洛伊德,一定会提及他的家庭成员。他的父亲恩斯特·路德维希·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建筑师,兄弟克莱门特·弗洛伊德也是当地有名的作家、政治家。最显赫的还是他的祖父,无人不识的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小编不知道《性学三论》对卢西安有多少影响,但出生于人才济济的家庭,也意味着他的人生终将不凡。
▲1938 Lucian Freud (left) with his grandfather, Sigmund Freud
作为大心理学家的孙子,又有着不俗的艺术才华,自然不少女性拜倒在他脚下。他曾在自传里写道: “我的情人无数(据传有500个),连孩子都有40个”,例如美国传奇女星葛丽泰·嘉宝,这位女神就与卢西安交往过。
▲Artist's muse: Lucian Freud poses with Alexi Williams-Wynn, a lover, for a photo entitled The Painter Surprised
对艺术创作从一而终
与感情上的浪荡不同,卢西安在艺术上表现得非常专一。最知名的事件就是,卢西安为自己的忠实粉丝和收藏者——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画肖像。虽然创作对象是女王,但卢西安毫无奉承之意,坚持“模特”必须亲自来到他的画室,并且不能少于72次。要知道,从照相机被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发明以来,在当时很多肖像画家都借助相片来创作,但他在创作时始终遵循着面对真人作画这一习惯。
▲Lucian Freud; Queen Elizabeth II. Photo by David Dawson
在一年半之后,卢西安终于完成了女王的这幅肖像,结果却令众人咂舌。小的可怜的画框,女王被画得年迈阴郁,毫无平日里的高贵优雅,甚至有人评论这画的是位中风病人。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Lucien Freud 2001
因为卢西安笔下赤裸、直接的人物形象看起来既扭曲而又夸张,他早期的风格被归类为表现主义或超现实主义。随着绘画技艺的成熟,也因为左眼视力衰退的影响(卢西安的左眼是弱视,他在创作时以右眼观察),他的风格逐渐转化成用厚重颜料塑造对象的画风,也是当今卢西安最为人熟知的风格。他为英女王画的那幅肖像属于后者,但仍然可以发现前期风格的痕迹。
▲ Lucian Freud 1939年期间早期作品 (滑动欣赏)
与其说卢西安热衷于描绘病态和敏感的人物形象,倒不如说他是不停留于外表。除了受早期画风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英女王被画成一副病态模样的原因。
“生命的颜色”,唯有真实
看过卢西安的画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他常使用一些固定的颜色,例如小麦色、灰黄、米色、奶白和棕色等,包括他的房子和衣服也基本都是这些灰色系。这种色彩偏好是他在观察人体时形成的,全是肉体的颜色,他也称这些是“生命的颜色”。
有一次,他与一位女士见面,过后抱怨对方妆太浓了,“我根本看不出自己在和谁说话”。可见他一直留意创作对象的本来面目。
在他的一张张画布下,各种体态的男人、女人一丝不挂地躺或是睡在其工作室的沙发上或床上。卢西安的作品也称不上世俗意义上的“美”,下垂的眼袋、肥胖臃肿的身躯、布满皱纹的皮肤,他善于在创作中揭开肉块堆叠下的灵魂,画笔仿佛尖刀一般,直抵每个人物的内心。
▲1991-92 Naked Man, Back View
▲1992 Lucian Freud and Leigh Bowery by Bruce Bernard
▲1995-96 靠着狮子图挂毯的酣梦 Sleeping by the Lion Carpet (also known as Sue Tilley)
除此之外,创作英女王一幅如此小的肖像画竟要耗时一年半?!同样给卢西安当过模特的马丁·盖福特在《蓝围巾男人》一书中也提过这个问题,马丁甚至还一度担忧卢西安会不会在创作中对自己突然失去兴趣,停笔不画了……
▲Lucian Freud in his studio with Martin Gayford and the portrait of Gayford, 'Man with a Blue Scarf' Photo: DAVID DAWSON
其实卢西安创作耗时巨长还是与他希望捕捉到“真实”有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曾有一项研究表面,人类的面部可以被划分为100个不同部分,每个人的长相特点和表情就在这些块面上表现出来,像马赛克拼贴起来的一样。如果我们用数字来描述,那就约等于100的200次方。
试想卢西安要对人物面部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艺术创作的表达,发现“真实”并捕捉内在的欲望和性情,自然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创作。因此相较于其他画家,卢西安的画作并不算高产。他大部分作品都是风格统一的肖像或全身像。
卢西安每天创作十个半小时,一周七天,日复一日。他的模特大多是家人、亲戚与志同道合的画家或朋友,模特们通常一坐就是几小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经常在他创作的过程中睡着。
而这些在长时间“对峙”下的模特,当他们心理的防备被一一卸下,只裸露出神经质或粗鄙的真实模样。
▲Lucian Freud,1998-2006 肖像画(滑动欣赏)
卢西安选择将形形色色的欲望像“肉”一样摆在画板上,这使人惧怕,但这分真实也让人为之着迷。
对于非“真实”的批判
在卢西安看来,人人称赞的大师不一定都是好的,注重形式表现他通通嗤之以鼻。他拿在神坛之上的达芬奇(
达芬奇诞辰|宝藏男孩达芬奇是靠音乐出的道?
)开刀,称“应该有人写一本书,关于一个糟糕的画家达芬奇”,他对拉斐尔和罗塞蒂等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也视如敝屣。他对其他艺术家也发出了批判的论调“毕加索的作品是‘毒害艺术’,他的蓝色时期根本没有几件好画;先锋摄影大师、达达主义开创者曼•雷(Man Ray)‘嘈杂又粗俗’;还有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更像是个‘肥胖呆板’的餐伴。”而他钦佩的是在乎表达真情实感的画家,如提香、伦勃朗、委拉斯开兹、马蒂斯、安格尔。
▲1950-51 女孩与白狗 Girl with a White Dog
▲1967-68 穿皮草大衣的女人Woman in a Fur Coat
▲1972 The Painter’s Mother
▲1983 Large Interior W11 (after Watteau)
▲1995 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 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
人体是卢西安一生探寻和表现的主题。时隔今日,我们无法探究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对卢西安的影响有多深。
单从他的艺术成就来说,无论是大刀阔斧的笔触,还是鲜明大胆的人物姿态,我们总能从作品中看出人物的真实与内心。他画皮、画肉,但他画的更是皮肉之下的灵魂。陈丹青称卢西安·弗洛伊德为“最后一位唐吉坷德式大师”。
在概念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装置等当代主流艺术形式的冲击下,架上绘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而卢西安却在艺术上给了我们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丢弃的本真,即是:忠于内心,表达真实。
▲2011 Lucian Freud's whippet Eli 卢西安生前最后一幅画作“Portrait of the Hound”。相片拍摄于他去世前三个月。
▲2010 Self Portrait (未完成)
文:毕水华
责编:蜜丝姜
监制:大G小r迷你帆
艺术有见笛(Dì)丨饕客进阶指南—欧洲餐具发展简史 Vol.1
《权力的游戏》即将大结局,有些你不知道的事······真香!
艺术有见笛(Dì)丨一个易于成就艺术家的典型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