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感

图片发自App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中的第二篇演讲词,这是作者丁肇中先生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这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起初,对这篇演讲词,我深感陌生而又抵触,不愿去读,更不用说去教了。若是放在以前,我便让同学们识记字词、一读了之。然而,如今不同,我选择去啃啃这块硬骨头,尝试从艰难晦涩中品出一点滋味来。

出乎意料的是,反复读来,许多语句让我深有感悟和启发,自己竟爱上此文。

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种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的探究精神。这种探究精神的缺乏,常常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

——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仍有大部分学生在学业评价上能够获得高分数,但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中却表现较差,自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提倡素质教育多年,我们的教学仍旧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强灌输而少自主,重分数而轻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教师的满堂灌,不会自主学习,教师习惯了讲题兑答案,不会教学设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师生们的成长发展是极其有限的。

只是因为,我们缺少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受传统教育长大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正如丁肇中先生的个人经验,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就可以一帆风顺了,实际上只埋头读书而轻视动手和实践不是真正的用功,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认为只要用功读书就可以提升自身素养,但是实际上见效不大。忽地明白,我只埋头读书而忽略了动手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提高,绝不是读几本书就能解决的,更需要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读书让我更简捷有效地获取了相关知识,却只是停留在理论认知上。理论与实践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连接两者的桥梁便是学以致用的能力。

所以,教学中,想到什么点子不妨去试一试,即使不成功,也能学会不少属于自己的“招数”,悟出了许多教育的“道”来。

实践出真知嘛!教育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实践的探索。理论具有普遍性,我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论是教还是学,都需要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即高瞻远瞩的眼光,选择正确的目标,然后还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中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然后选择正确的目标,奋战在教育一线,谋取师生的幸福。这一过程必是荆棘遍布、艰辛漫长的,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往往会陷入平庸世俗的泥沼,没有了挣扎的力量。

比如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要求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词并进行演讲实践,举办演讲比赛。即使单元目标任务明确地设置着,我们许多一线语文老师一直是惯性思维,以阅读课的授课方式,解决了所有课,要么没有意识让学生们去练习写演讲稿,要么不愿意花费时间举办演讲比赛。

演讲的实践性强,若我们的学习只停留在阅读上,提升学生能力从何而来?

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就在于此——认识到位,行动起来。就说学生们,很多学生认为许多语文实践活动是无用的,考试又不考,总是选择当一名观众,不能积极参与进来,那能力的提升也是虚空渺茫的。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这段话值得探讨深思,师生共勉!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愿我们争做有努力探索精神的人,争做有勇于实践精神的人,争做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