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遮蔽性靠跨界交流来突破

连续花了几天业余时间听完王东岳老师的这23节课。前面还勉强听得懂。后面4节,完全听得云里雾里,不知东西南北。一会化学,一会物理,一会东方,一会西方,一会历史,一会生物,一会哲学….特别是哲学让更人头脑发晕。发晕之余,还是有点收获:自己对批评性思维有了一丁点感觉。

   进入正题(第一次开始刻意练习),文化遮蔽性很多同学都分析了。我想补充一点的是:文化遮蔽性靠跨界交流来突破。

  按王东岳老师的说法,生存结构和地理地貌状态的不同,导致了思维方式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积累一定时间后,形成不同的文化。随着文化的完善,逐渐形成了文化自洽的逻辑闭环。文化逻辑闭环一形成,它就天然具有遮蔽效应。文化自己的逻辑闭环外的东西,天然看不到。

     这种文化遮蔽性如何突破呢?靠文化跨界交流来突破。比如中原文化和地中海文化交流来突破。这两个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人类文化。相对目前的印度文化,就是跨界。早期中原文化能辐射到的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都属于中原文化的边缘,中原和他们交流,带来不了大的改变,突破不了中原文化的遮蔽性。随着汉朝的开疆拓土,随着玄奘的脚步,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原,带来中原儒家和佛教的融合,打开了中原文化固有的逻辑闭环,突破了中原文化的遮蔽性。汉唐时期,刚接触到的印度佛教文化,相对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就是跨界!同样现在东西方的交流,地中海文化相对印度文化,地中海文化对于我们中原文化就是跨界!我们现在是西学盛行,正说明我们中原文化的逻辑闭环被打开了,中原文化遮蔽性被突破了。将来随着王东岳老师这样的一批学者的倡导,以及全人类东西文化融合的践行,文化的固有边界将得到扩展。

同样延伸到企业界,企业文化的遮蔽性也靠跨界交流来突破。腾讯,不擅长做电商,擅长做社交。阿里不擅长做社交,擅长做电商。腾讯和阿里都是流量思维下,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布局,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意义不大。阿里在电商领域的霸主地位,是他习惯了电商,要他做社交,绝对做不好。同样,腾讯,也做不会好电商。他们同在流量思维的不同领域,交流学习,具有天然的障碍。如果突破流量思维,比如超级用户思维。他们反而会各自成长。在社交领域,腾讯和偏社交的超级用户思维的企业合作,就是腾讯文化的延伸。在电商领域,阿里和偏电商的超级用户思维企业合作,就是阿里文化的延伸。流量思维和超级用户思维的交流,就是跨界企业文化的交流。(抱歉我对阿里和腾讯了解不多,仅仅是逻辑推理而已)

落到我们自己企业发展中,或是说我们个人成长中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突破现有企业文化的遮蔽。

我现在所在的是一个在电脑硬件B2B偏门领域几乎垄断的企业。公司原有的成功模式,是从上游工厂拿到货,批发给非主流系统商,我服务好这些系统商就够了。产品不做任何改动,主要靠腿勤,服务好。因为这个是偏门领域,小众市场。原来的批发商在服务主流客户的时候,顺便服务这些非主流客户,自然比较忽视他们的需求。遇到我们这个重点服务非主流客户的公司,自然客户满意了,我们也发展了。过去的成功,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天然形成了重视渠道思维,没有产品思维。现在公司想扩大,介入了B2C市场,原有的渠道思维障碍了企业的发展,交了不少学费。

个人成长方面,用王东岳老师的话说,是深受传统教育的毒害,过于迷信权威,总是听话照做,老老实实的。自然习惯于别人怎么做,我就这么做,没有一点创新。甚至不习惯于,与别人不同。自己也折腾过几摊生意,都有以失败告终。在这些生意中,我总是考虑人家生意好的,是怎么做的?我去学习,去照搬。照虎画猫,甚至画成老鼠。底层的思维模式,是不去探求别人成功的核心原因,而是照搬别人成功的表面。和别人一样,你永远超越不了别人。这就是我思维方式被文化遮蔽的表现!要想突破自己三十多年的思维惯性,必须养成批判性思维,必须多和跨界成功人士交流学习。比如上混沌大学。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遮蔽性靠跨界交流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