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

01

从所谓的2016年付费知识元年开始,社会上掀起一股铺天盖地的学习热潮。一提起学习,大家往往会想到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知识来学习。那么,学习还有其他途径吗?

学习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从知识(knowledge)中学习的K机制,一种是从经验(experience)中学习的E机制。也就是我们经常形容的强调理论的“学院派”,与强调实践的“实践派”的区别。这两种机制无所谓好坏,同时要想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同时运用这两种机制。即所谓的“知行合一”。

既然提到从经验中学习,就需要提到教育学家戴维·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模型:学习从获得的经验开始,然后对经验进行反思加工,接下来通过将反思结果理论化、抽象化,得出可执行的方案,最后通过行动验证方案。而在行动后,会产生或好或坏的经验,由此又进入新的循环。

02

在这里需要做个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信息。比如: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它不属于知识。这句话里,杯子是多大的杯子?所有人都适合喝8杯吗?喝8杯果子可不可以?如果我们细心去问,会发现能问出好多问题,我们无法通过信息做出回答。信息往往是一个结论。

而知识就不同,我们可以粗略的对知识定义为:由专家或权威给出的,包含一定上下文的信息。通过给出的上下文,我们能对信息做出一定的判断,使信息有一定的“可证伪性”。还是以喝水举例,如果说:一个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一天喝2000毫升水对身体是有益的。通过给出上下文,让信息更具体,成为了知识。

03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这样的信息,我们能够通过什么办法将他们转化成知识呢?无关于能力,首先需要我们拥有主动的态度,如果只是秉持着让他人给出完整的知识的态度,那么也不会得偿所愿,至于原因,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体现。
在前文中提到,可以把知识粗略的定义为有上下文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为信息添加上下的方式使它转化成知识。为信息添加上下文,就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连串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整理。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提出了哪些假设?若实践信息有哪些好处?不改变会有什么后果?有没有相反的观点?使用信息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和类似信息的界限在哪?

有人说过:“答案就在问题中”,一个好的问题会将我们引向答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就可以对信息给出一个上下文,将它转化成知识。

04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学习的K机制与E机制,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既然主题是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这里想追问一个问题: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以致用。

实际的使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至此,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的关键点就都出现了。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具体是:追问和反思经验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能力、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大家会发现这三种能力互相交融,互相关联。通过对经验的追问和反思,会沉淀出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会升华出知识;应用带来新的经验。学习者的如果不断实践,能力就会不断地螺旋上升,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