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赏析:孝子之诗

〔原文〕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

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喻子女。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qú)劳:操劳。劬,辛苦。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浚(xùn):卫国地名。

睍(xiàn)睆(huǎn):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译文 ]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

清脆婉转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网络图片,侵删,谢谢了~

[我的赏析]

1.本诗的主旨一直众说纷纭。《毛诗序》认为这是赞美孝子的诗;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还有人说这是悼念亡母的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我比较赞同现代学者的看法,这就是一首孝子之诗啊,对母亲是深深的歌颂,对自己是深深的责备。


2.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

用棘薪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长成。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这其实是自谦,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无法报答。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了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以寒泉、黄鸟作比兴,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意思是——“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做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能让人感觉愉悦。母亲白生了我们七个儿子,竟然不能安慰母亲的心,我们真是连黄鸟都不如啊。”

诗中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栩栩如生。后二句反覆叠唱着对母亲辛苦操劳的感激和对自己不成才的自责,对母亲的深情由此可见一斑。


3.本诗设喻非常贴切,用字也很工整,在《诗经》里是不常见的,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后世常用‘凯风’‘寒泉’来代表母爱,苏轼都曾写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

古乐府《长歌行》是一首游子歌颂母亲的诗,“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基本上跟《凯风》如出一辙。

孟郊《游子吟》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的“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赏析:孝子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