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考研了吗?

【第287篇:今天,你考验了吗?】

(写给在职考研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


290万人报考。

根据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2019年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

报告显示,2017年将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从59万人增长至72万人,博士招生从7.7万人,增长至8.4万人。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还指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为首要动机,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

我想对于一部分职场人来说,考研就像环游世界一样是一个亦真亦幻的梦想:想得有个高学历不过是觉得相比于职业帮助更能装B,愿意付出一些努力但又没办法全身心投入,毕竟有的人生活本身已经很艰难了。对于这些在生活的泥沼中艰难挣扎又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的人,到底要不要考研呢?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考研成本。研究生学历在工作上是否能带来质的飞跃。更高的学历通常意味着更系统的专业知识、更强的学习力理解力,甚至体现了更强大的内心,所以我相信在绝大多数的行业,更高的学历可以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更进一步的职业生涯。但这里的问题不是会不会“更好”,而是会不会产生“质的飞跃”,这个变化必须是决定性的,是除了考研不可替代的,才是必须要考的情况。

因为职场人考研不比在校生,需要承担的成本远远高于在校考研。所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更刻苦的学习,毕竟大部分知识毕业就还给老师了,还有常常被忽略的替代成本。最后不管是考上或没考上,这(假如)一年的时间是用掉了,这些时间和精力如果都用在了工作上,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呢?必须和高学历做比较。

社会人需要的能力不一定是很精深但一定是多方面的,如果这一年的时间全部用在生活工作中,你获得的成长可能比考研还要多。更甚者,如果你是创造性的工作,本身就很消耗脑力,分给考研一部分甚至可能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考研是有盈亏风险的事:考上有了学历和知识,考不上没有得到反而有生活和职业上的损失。

不考研是保底求盈的事:工作没有突破也只保持原样,甚至工作更纯熟了,有了突破那更好,离成功更近。

所以在职考研不要冲动,要权衡利弊,考研的盈大于工作的盈时才是理性的选择,能带来质的飞跃就一定要去考。

其次看未来发展。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以后年轻人的平均学历会越来越高,研究生学历会越来越普遍。不是研究生的你,感受到竞争压力了吗?

这份竞争压力没有行业之分,之前有清华童鞋养猪,以后也可能有北大研究生卖菜。面对研究生大潮,没有行业是不受影响的。但是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如果北大研究生卖菜,卖出了新花样,甚至创业成功卖菜大户,带动了整个行业向好,同样卖菜的你其实是受益者,虽然人家吃肉你喝汤,但比之前吃糠咽菜要好多了。能带来利好的行业是值得期待的。

但有些行业在研究生加入后会加剧竞争,甚至加快淘汰率。如果大量法律、金融、经管类研究生加入保险行业(现在已经很多,但将来会迎来一波大潮),他们的专业知识将是极大的竞争利器。

当然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从业者中的进步者、行业头部依然靠专业知识+销售技能占据着头部,但高学历人才的涌入必然会挤占中部、加快淘汰下部,整体上将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提高。对行业和客户都是好事儿,但对那些中下游的人将是一次冲击。会加剧竞争的行业,是值得警惕的。

总的来说,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是永恒不变的追求。但是对职场人来说,途径不只考研一条,谨慎选择,然后全力拼搏。

最后,考研的小伙伴都是很棒的,不管最后成绩如何,相信你都会收获满满。

图片源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你考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