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寒假读写系列之八——说说《谈文学》(三)】

                2020.1.22.  星期三    天气 晴

        接连两天在说《谈文学》,今天依旧还得说说《谈文学》。

        不为别的,只想更深刻地给自己留下印象。经过两天的铺垫,今天说的正是《谈文学》的核心内容——文学创作的方法。

        尽管文学创作不是学到一两个方法就可以成就的,但是没有方法是万万不可的。有方法不一定成就,但没方法一定不会成就。这样“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也是近日来在阅读老先生的作品中学到的。老先生不但在叙述文字的时候,思维缜密,而且时时都在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其实这不单是一种全面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老先生著书作文的谦逊之处。想一想,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呢?很多的时候都是相对的,当时代变了,境况变了,说不定一切的结论都变了呢,你说呢?

        关于文学创作的方法问题,《谈文学》里从写作练习的概述到行文的寻思运构思,再到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声音节奏,总共用了五篇文章,由概括到具体地进行了阐述。

        在阅读的过程里,一边阅读文字,一边勾勾画画,简洁批注,甚至不断联想自己的工作实际,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本中,不知不觉中书页一页页的在手中翻过,内心的而愉悦之感也油然而生,阅读使人快乐啊!

      朱老先生在这些篇章里明确地提出,要想研究文学,只阅读是不够的的,必须练习写作;要想彻底了解文学,就尽量地欣赏文学,你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因为创作固然不是一件易事,但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一旦决定开始练习,就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因为文学的主要功用是“表现”。文学本来是以语文为工具的表现艺术,心里有东西要表现,才拿语文来表现,如果心里要表现的与语文所表现的不完全相同,那就根本失去表现的功用了。

        有了老先生的如此“有言在先”,那么老先生的这份真诚和率真的精神,就可作为提笔要练习的人们学习的旗帜,前进的标杆。在初学的时候,我们就要遵循着上述原则,首先选择自己知道的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材料去写,而这些材料的来源最好是第一时间有想法就记录下来的,可用速记本,可用日记本,因为如此就可以确保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的相一致、相符合。我想,这应该就是朱老先生告诉人们写作的方法之一——积累素材吧。一篇好的文章内容若要取舍,首先得有的取舍的东西,所以这和我们日常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观察和积累的观点是相同的。

      近日,在翻阅孩子们这些天来写的小“豆腐块”的时候,我很欣喜地发现很多的孩子都能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家里的小金鱼到一盆花,从炸丸子到打扫卫生,从外出旅游所见到超市购物回家,甚至在路上看到一只狂吠的狗狗,一个衣衫褴褛吧的乞丐.......很多很多,千人千面,万人万思,看到乐孩子们一天天地具体诚实地描述着自己的生活,我很欣慰。尽管文字还显得稚嫩,可是每一份喜怒哀乐却都是真切的,这就够了。如果这样的事儿能坚持下去,那么孩子们来日写作还怕没有素材吗?

        他们的行为不正是朱老先生教诲的——抓住机会,马上就写,依次奠定写作的基础。

        世界上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但是归结起来无外乎情理事态。

        情是喜怒哀乐的主观感动,理是思想推求出来的条理秩序,事包含一切人物的行为,而态指事物的形态。因此,我们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也是从叙事、绘态,抒情和说理这四个方面来逐层深入地学习的。

        在小学、初中一年级我们注重叙事的练习,而到了初中二年级以上逐步开始学习绘态、抒情和说理的文章的练习。因为这样的顺序,符合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在难易程度上也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肩颈的逻辑顺序。

        当我们理解了学习写作的次序,也学会了积累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素材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正式学习写作了。

        常常给孩子们讲一篇文章无外乎就是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还自诩地告诉孩子们写作的十四字的“秘诀”,形式六字,内容八字。尽管只是十四个字,可是也是多年来总结归纳的结果。而今天向朱老先生学习写作的文字里, 我也欣喜地发现了相同的内容,内心不由得窃喜,能与“大家”有一点点的不谋而合,的确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儿,至少自己的思考方向没有误入歧途嘛。

        更让我欣慰的是朱老先生在文本中也明确指出他自己热衷于以写“提纲”为作文的模式,其实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以后还得坚持下去。

        写作二字,从来没有把它分开理解过,而朱老先生提及“写”是用手,而“作”是用心,是人心里联想出的具体境界......也至此有了人们在写作的“眼高手低”中手的由来了。

        写作的前提是“寻思”和“运思”。“寻思”是说在写文章之前的构思,这里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提笔成文,有些人喜欢苦思冥想。提笔成文者有些时候会体会到“由文生情、兴会淋漓”的通畅感,当然这是最高的境界,也有很多时候提笔成文会出现不完整、不匀称的弊端。苦思冥想则是更多人所应用的,古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传说,就连李白也讽刺杜甫说“借问近来太瘦生,总为从来做诗苦”,李长吉的母亲也曾说“呕出心肝乃已”......但是我们看到的苦心从不会白费,很多时候苦思中才能抽丝剥茧,鞭辟入里,;也有很多时候因为苦思而灵感迸发;更有甚者可以打破难关,手腕逐渐娴熟,思路不易落平凡......

        无论采用哪一种构思,终归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论的。当“寻思”完成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运思”。运思又如射箭,有时会一发百中,有时也会箭落靶外。运思种种不同的结果,最后成文便又有了不同的结果。或“偶得”,或“赋得”。这二者看似相对,实质相辅相成。因为有了有目的、有意识地练习写作,一次次“赋得”,才最终有了信手拈来的“偶得”收获。

        写作有了构思便有了框架,至于框架内部的“装饰”,便又是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了。选择中我们既要选择字句,又要选择能突出文章主旨的材料。朱老先生很生动的把这一过程比作“选精兵”和“选战术”。没有了这个过程,任凭你再努力,最终也只能是“败仗”一场。当有了良兵强将和战术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调兵遣将”地安排战场了,这就是“安排”文本的详略、层次等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布局谋篇。

        在这里朱老先生提及到了,文章的义法以及布局通常我们应该从戏剧中学起。看到这样的表述,我突然想起了很久前听过的一场讲座,曾经的专家就在强调,学习写作一定要从文言文以及戏剧中学习,当时的自己很不理解这种说法,总觉得现代文如此简单,为何要到杂乱的戏剧中去学,为何要到晦涩的文言文中去学,而今天读完老先生的文本我理解了。因为戏剧的结构通常都极为严格,它需要把动作表现于有限时间与有限的空间里,如果呼应不紧凑,就不能集中观众的兴趣,产生紧张的情绪。与此同时,我国古典典籍《史记》、《左传》等在布局上大半也是非常的讲究,这些都值得学习写作的人们去理解和借鉴。

        不管怎样,我们务必要记得的就是,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一定在结构上是层次清楚、轻重分明的。这个要求就是选择和安排文本内容的终极目标。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大的框架有了,内部的装修也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摆放家具和布置了。因此,在构思和内容的布局谋篇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咬文爵字”、需要讲求“声音节奏”。也只有这样,一座屋子才能达到最终的入住条件。咬文嚼字要根据文本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需要,再理解清晰文字的本义、引申义等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联想,不拘泥于形式,纯任自然地“布置安排好”一切内部的装饰,最终让旁人读你的文章,能够“如闻其语,如见其人”,使读者把你当成谈心的朋友,你笔下的文字亲切、有味......

        是啊,这些日子在阅读朱老先生的文字时,自己不就时时都有和大师谈心的感受吗?时时都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先生精神的直率、坦诚、和蔼、亲切么?

        接下来,还需和大师一道继续“交流”,更加虔心地继续徜徉在这份亲切、率真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寒假读写系列之八——说说《谈文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