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这类题型实在是普遍,从小到大也是在各类学科中去学去练,那么,流畅阅读文字材料并理解掌握其内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要求我们具备一定水平的推理能力。
本文内容覆盖本书《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阅读理解部分的所有核心,然,篇幅也不算小,所以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解题技巧的思路步骤与五个概念的关键内容。
比如下面这个:
|题目43|教育问题
在以往40年的教育研究生涯中,我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实际上没有人,也不可能有人,在学校里接受真正的教育。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做到最优秀,那倒是可以给学生们提供真正的教育,但如今的大学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哪怕它们招到了一批最优秀、最聪明、最勤勉的学生。原因很简单,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而青春总是意味着不成熟,这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们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所以学校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们学习的技能和对学习的热爱,帮助他们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或“善于理解基本概念和问题的有智慧的年轻人”这种说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好比说某个东西是一个“圆圆的正方形”一样。年轻人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但只有成熟的人才能真正受到教育。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有在四五十岁时才能真正开始接受教育,真正对事物产生深刻了解;只有在60岁以后,才能拥有正确的判断和真正的智慧。
当然,对于那些同意上述观点的人,如果他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智力训练,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技能,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基础的概念和问题,那就再好不过了。但即便是那些非常幸运的、能够在离开学校时接受过足够的智力训练、对当然,对于那些同意上述观点的人,如果他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智力训练,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技能,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基础的概念和问题,那就再好不过了。但即便是那些非常幸运的、能够在离开学校时接受过足够的智力训练、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选择最佳答案。
1.作者写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自己在过去40年中的教育理念。
B.让公众意识到我们是多么需要接受过博雅教育的教师。
C.对比“上学”和“受教育”这两个概念。
D.建议年轻人为未来接受教育做好准备。
E.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展开积极讨论的重要性。
2.根据上述文字,学校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
A.提升基础阶段的学术教育水平。
B.支持用“教育”这个词替换“上学”,以此更好地让成年人了解教学的目标。
C.告诉学生,只有通过取得高层次的学术成就,一个人才能真正接受教育。
D.认真听取那些已经接受过教育的成年人的意见和建议。
E.帮助学生们获取必要的学习技能。
3.根据上述文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受过教育的人一定:
A.内心的成熟一定大于激情。
B.不会小于40岁。
C.至少是大学毕业。
D.熟读文学经典作品。
E.为更理解自己的文化而广泛游历。
4.下面哪个短语最能描述作者对成年人的态度?
A.不知情的参与者。
B.不幸的牺牲品。
C.有良知的公民。
D.宝贵的合作伙伴。
E.可耻的暴徒。
5.该如何描述这段文字?
A.一段有大量事实依据支撑的客观分析。
B.作者列出了一个自己并不同意的想法。
C.先提出观点,然后提供论据。
D.先将两个想法进行对比,然后提出一个折中的观点。
E.从多个角度批判了一个当前流行的观点。
伍迪·艾伦曾经开玩笑说:“我曾上过一门速读课,确实有效,我能在20分钟内读完《战争与和平》,并清楚地记住这是一本关于俄国的小说。”
几乎所有标准考试中都有阅读理解这一项,包括GRE、GMAT、SAT、LSAT等等,许多大公司的入职考试都有阅读理解。一般来说,试卷上会有3~4篇文章,每篇文章大约2~4个自然段,要求考生细读每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通常是3~6个)。
- 通读文章内容,理清文章主题、范畴和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
- 先读第一句,然后直接跳到最后一句。
- 了解文章结构,留意重要的指示词、文中观点数量以及这些观点间关系。
- 排除那些超出文章范畴、扭曲作者意思或直接反对文章观点的干扰选项。
要弄清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这个是最重要的。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一定要时刻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先读第一句,然后直接读最后一句,再从头开始往下读。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作者都会在文章最后给出结论,所以如果能一开始就读最后一句,你就更容易知道作者行文的逻辑,更能理解文章中的那些细节性内容。
首先,一定要留意诸如“但是”“然而”“可是”“而且”“所以”之类的指示词。这些词汇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文章的逻辑走向。其次,要留意文章的段落数量和观点数量。一段话往往就代表一个观点。一般来说,阅读理解的文章会包含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直接用一句话来表示一个观点。比如说,有一篇文章讲的是性格发展。文章共分三段,第一段是引言,第二段讲的是社会学家们对于性格形成的看法,第三段是生物学家们的……明白了吧?
阅读理解题中的干扰选项主要分三种:超出范畴、意思相反和意思扭曲。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也会有些干扰项跟文章主题“不相关”,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
平时看报纸之类的休闲阅读和考试过程中的阅读理解截然不同。
要做好阅读理解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01文章类型 | 02文章内容 | 03文章结构 | 04问题类型 | 05常见干扰项 |
社科类文章 科技类文章 |
主题 范畴 目的(中心思想) |
过渡/指示词 段落数量及各自功能 观点数量及观点间关系 |
概述性问题 细节问题、推论问题 态度问题 文章组织问题 |
超出范围 意思相反 扭曲原文意思 跟原文不相关 过于宽泛 过于细节 |
01--文章类型
社科类 |
科技类 |
阅读理解的文章可以分为社科类和科技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02--文章内容
主题 | 范畴 | 目的 |
理解越深,就越容易答对随后的问题。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文章主题、范畴和目的入手。
主题是指“文章所讨论的话题”;
范畴是指“作者对该话题比较感兴趣的具体方面”;
目的则是“作者创作该文的主要原因”。
简言之,主题和范畴回答的是“文章讲的是什么”(what)的问题,而目的则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why)的问题。
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自问:“这篇文章的主题、范畴和目的是什么?”下面举例说明。
鲸鱼是动物王国中最大的哺乳动物。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鲸鱼是一种慵懒无比、体形肥胖的大家伙,每天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漫游,一张嘴就能吃下数吨重的食物。而一想到蚂蚁,人们就会觉得它们是勤劳的象征,每天不停地把各种东西搬回蚁穴,这些东西的体积通常是蚂蚁的两倍以上。但只要了解一下这两种动物的饮食情况,你就会发现,鲸鱼每天吃的东西,大概只有自己体重的千分之一,而蚂蚁每天都要吃下跟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原来鲸鱼竟然是这个世界上利用食物效率最高的动物之一。
主题是什么? 答案很明显:鲸鱼!千万不要误以为作者是在讨论“动物王国”。
范畴是什么? “鲸鱼的食物消耗”。
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说明鲸鱼是世界上利用食物效率最高的动物之一,以此来纠正很多人心中“鲸鱼是世界上最好吃懒做的家伙”这一误解。
3--文章结构
宏观层面 | 微观层面 |
分析文章结构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
在进行微观分析时,我们需要留意过渡词和指示词,比如说“但是”“然而”等,它们是文章中的“语言交通信号灯”。这些过渡词和指示词的目的通常有四个:
表明连续性、做出说明、进行对比,或者给出结论。
在进行宏观分析时,不仅要留意段落的数量和各自功能,还要留意文中一共有几个观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一般来说,文章的第一段通常是引言,然后每一段说出一个观点或概念。绝大多数阅读理解文章都会包含一或两个观点,偶尔也会包含三个观点——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社科类文章通常会比较主观,重分析,而科技类文章则比较客观,重呈现。
4--问题类型
概述性问题 | 细节性问题 | 推论性问题 | 态度倾向问题 | 文章组织结构问题 |
阅读理解题的题型可分为五类,下面我们一一举例说明。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或“下面哪句话最能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所以概述性问题一般也称为“中心思想问题”。
“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指出……”
所谓细节性问题,是指那些我们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的问题。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读者只要仔细阅读原文,就能找出具体的对应字眼。
“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推出……”或“在本文当中,作者暗示……”
回答推论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判断哪些是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做出的合理推论,哪些是超出文章范畴的干扰选项。
“作者对神秘学的态度可以描述为……”
倾向性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某个问题的态度。
“下面哪句话最能总结上文的组织方式?”
结构性问题往往要求读者弄清文章的结构布局。
5--常见干扰项
超出范畴 | 不相关 | 相反 | 扭曲 | 过于宽泛 | 过于强调细节 |
超出范畴的答案选项往往是无法根据文中信息做出的判断。事实上,这类答案本身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但无论对错,我们都无法根据文中信息做出判断。
所谓“不相关”,就是指跟文中主题没有任何联系,完全脱靶。不相关选项和超范畴选项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跟文章主题还有淡淡的联系,而前者则跟文章主题完全没有关联。想象一个弓箭手在射箭,所谓超范畴,就是指弓箭手错过靶心,但至少他瞄了正确的方向;而所谓不相关,则是指弓箭手根本没有瞄向正确的靶心。
相反的答案指某个选项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出题人在设置相反选项时,惯用的做法是使用一些表示反义的字眼,如“非”“不”“否”等,直接把“不幸的是”变成“幸运的是”,“不利的是”变成“有利的是”……
扭曲的答案选项往往曲解了作者在文中的意思。打个比方,说某个东西“好”,并不代表说它“是最好的”。出题人在给出扭曲的答案之前,通常会使用一些极端的或归类的字眼,如“任何”“所有”“总是”“不能”“绝不”“只有”等。
这类选项通常出现在概略性问题的答案中。比如说,讨论“20世纪80年代的南美贸易不平衡现象”并不等于讨论“现代全球经济形势”。后者讨论的是“全球”问题,而前者则是“南美形势”,而“现代”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也要更宽泛一些。
这类选项也通常出现在概略性问题的答案中。比如说:讨论“北美捕蝇草的繁殖”要比讨论“植物的繁殖系统”更加具体些。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只有那些不过于宽泛也不过于强调细节的选项才是正确的。
在弄清了常见误导项的类型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阅读理解题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呢?
1.概述性问题
在解答概述性问题时,至少有四种方式可以排除误导选项。
2.确认无疑的细节和推论
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你可以从文章中找到原文的细节事实,哪些只是你的推论。推论很容易超出文章范畴,所以经常被命题人设置为干扰选项。在回答标准+化试题时,应试者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假设太多,因为标准化考试的试题通常不允许应试者做太多推测。
3.语气倾向问题
语气就是态度,作者在创作文章时,通常有三种语气:积极、消极、中立。要想答对语气问题,一个秘诀就是先排除那些包含“混乱的用词搭配”。比如说,“傲慢的蔑视”(supercilious disdain)或“残忍的怜悯”(cruel mercy)都属于这种类型。命题者们往往喜欢设置这些令人混乱的比较复杂的干扰项。
4.文章组织结构问题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通常有两种组织结构。第一种是社科类文章,常用的结构是“A大于B”。由于社科类文章大都比较主观,所以此类文章的作者通常会给出几个观点,并对其中一个表示明显支持;另一种是科技类文章,其常用的结构是“A,B”。后者的特点在于,它只是将A和B并列描述,而非对比,作者不会表现出对任何一方的偏爱。
除了文章的结构之外,应试者还应该留意区分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中透露的信息。作者可能会清楚地列出那些明显有利于某一方观点的信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支持该观点。记住,“文章说什么”和“作者想什么”未必是同一回事。打个比方,作者可能在文章中大举例子,证明“如今科学界大都对灵异学表示怀疑”,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本人也对灵异学有怀疑。
在使用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策略时,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这些策略只适用于五种问题类型中的三种,即概述性问题、细节性问题及推论性问题。事实上,阅读理解题中绝大部分题目都属于这三种类型,它们称得上阅读理解题的“三巨头”。
其次,过于宽泛的选项和过于强调细节的选项只能用来应对概述性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技巧不能用来应对细节性问题和推论性问题。简言之,在解答细节性问题和推论性问题时,
干扰选项只有三种情况:不是超出范畴,就是意思相反,或者意思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