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74天,8.8兴于《诗》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74天

原文阅读: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讲解:

孔子说:以《诗经》触发启蒙、提高修养,以礼规范修身、立足社会,以音乐健全人格、成就完满。

启发思考:

        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和气质,他认为,具体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诗》”、“礼”、“乐”。孔子自身《诗》、礼、乐的修养就很高,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诗》、礼、乐教育。

        诗可言志抒情,意思简单易懂,而吟诵之间,抑扬顿挫,能感染人,又能教化人,使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都是从诗开始。所以,小孩子五六岁先教他背诗,迄今为止,这也是教学传统。

      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最为至关重要的是“成于礼”。前面学过,《论语》里对礼的重视比比皆是,我们也了解过一些对“礼”的解读。今天我们借鉴学习一下美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对孔子思想的研究,看看他对于“礼”的作用解读。

        芬格莱特用哲学家的智慧,分析了孔子的礼仪世界和儒家独特的理解生命意义的方式。他认为,对于孔子来说,单独的个体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或者真正的人。对儒家来说,不是先有一个独立的“我”,然后建立关系,而是反过来的,是我跟周围人的关系构成了“我”。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儒家那么重视人和父母之间是否孝顺和慈爱,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关系。芬格莱特把儒家的这种特征称为儒家的社会性。

        在传统社会,礼仪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人一生中所有可能遇到或者发生的重要事情,规定了我们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合格的儿子、一个合格的君主。在这个意义上,礼仪的作用就不像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样,是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那么简单,礼仪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意义。能否成为一个符合礼仪的人,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

        芬格莱特对于孔子思想的这种解读,扭转了西方人对于儒家礼仪的认识。在他之前,西方人对于儒家的礼仪大多抱有一种批评的态度,认为礼仪是对于人性的压抑,是一种单纯的非人性的形式。在芬格莱特看来,这是由东西方不同的对生命的理解造成的。对于儒家来说,礼仪恰恰是人性真正的实现。

        而且,儒家理解的人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积极地参与到人的特定关系之中,在尊敬他人的礼仪行为中才能够实现的。礼仪为我们规定出生命的真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去发现、了解这个真理,并且直道而行。

        芬格莱特对儒家礼仪的这种解读,跳出西方思想中个人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了回归儒家思想本身来理解孔子。其实,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同样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每个人都在成长过程中都学会了礼仪规范,礼仪对于行为的规定是公开的、透明的。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彻底否定了个体的意义,把人的个体完全看成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器具。在儒家的社会关系中,礼仪的核心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这种关系不是由某种外在的力量强加给人,而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正是在这种互相尊重、互相体贴、互相关爱中,既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因此,孔子在说到“克己复礼为仁”的时候,使用的是表示返回的意义的“复”这个字。在这个表述中,人要尽可能地克服自己过分的私欲,而遵循礼仪的要求。但是,这里遵循礼仪的要求并不是要求人强迫自己的本性去符合礼仪,而恰恰是回到礼仪的世界之中,回到人的本性之中。因为礼仪的世界,代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充满和谐关系的世界,进入礼仪的世界,就是回归到人的本性之中,去更好地成为自己。

        所以,礼既是对行为的制约,亦是为人提供权利空间。人生的智慧,在于积极发挥个体能力和遵循社会准则规范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以立于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174天,8.8兴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