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曾经历“万国来朝”的鼎盛。除了经济繁荣以外,当时的诗歌创作也到达了顶峰。
据《全唐诗》记载,唐朝享国289年间,唐诗的创作竟有48900多首,参与的诗人有2200多位,其中像李白、杜甫、王维、宋之问等特别突出的诗人有50多位。
作为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唐诗从古至今传承不衰。到了近代,虽然有所式微,但最近十年又再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唐诗热。
读诗,是一种颐养性情的最好方式。现代的家长相当注重,以中华诗词营造家庭学术氛围,引导孩子对唐诗的学习。
那么,唐诗是否只要会背就可以了呢?有什么传授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诗词的兴趣呢?《给孩子的唐诗课》能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作者六神磊磊以专注于解读金庸武侠名著而为人们所熟知。金庸先生本身是一位对诗词造诣很深的作家。
作为金庸先生的最大粉丝六神磊磊也不遑多让,之前出版的《六神磊磊读唐诗》,赢得一片赞誉。北大历史系教授张帆说这本书“堪称一本鲜活的唐诗小史”。
而在《给孩子的唐诗课》(简称《唐诗课》)中,六神磊磊则以对小孩子说话的方式,将唐诗承载在历史之上娓娓道来。
书中俏皮的语言、丰满的情节,不但解读了优美典雅的诗句,而且将诗人的性情、文风,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都讲得相当透彻。68节唐诗课,都是由多个与诗或者诗人的故事所组成,一旦捧读,就让人兴致盎然、爱不释卷。
江湖流传着诗人的诗,更流传着诗人的传说
如果单独一首诗拿出来解读,虽然也不错,但会显得无趣。但若把几个诗人的拿出来对比,马上就会高下立见。正所谓“人间,宝刀出鞘,一出手高低揭晓”。
唐诗界的“华山论剑”
《唐诗课》首先抛出唐朝三场写诗的比赛:鹳雀楼之战、旗亭之战、彩楼之战。
就拿“彩楼之战”来说,它讲的是唐中宗下令安排的一个赛诗大会,大会的评委是女中文豪上官婉儿。她对交上来的诗稿当场做出评判。只要她认为不够好的诗稿,就会马上将它从彩楼上面扔下去。
很快,诗稿如雪花片似的纷纷落地,最后剩下两张在上官婉儿手上。她犹豫片刻,在大家都非常紧张的时候,终于把其中一张扔下楼去。
剩下那张诗稿的作者叫做宋之问,他那首诗的最后一句得到上官婉儿的高度赞赏: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诗句的意思是,不要为一时的失意而沮丧,世上自然会有更美好的事情到来,表现出一种永不服输的气魄。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高手之外也有高高手。
赢了彩楼之战,并不代表宋之问就天下无敌了。有一次他夜游杭州灵隐寺,诗兴大发就写了两行诗,却怎么都写不下去。
旁边的扫地僧轻飘飘地来一句:怎么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大吃一惊:果然高手在民间!他后来回忆,猜想那位扫地僧是大名鼎鼎的骆宾王。没错,就是那个写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大诗人。至于他为什么会成为扫地僧,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诗圣”、“诗佛”、“诗豪”、“诗鬼”、“诗魔”、“诗仙”傻傻分不清楚?
唐朝诗人的外号,可好玩了。仙、圣、魔、鬼、佛......但是,谁是谁呢?有人说,再不清楚,也知道“诗仙”是李白。在史料记载里,至少有两位诗人称赞过李白为“仙”。
古代的读书人,基本都希望通过学问谋取功名利禄,李白也一样。当年他去京城找到了当朝官员贺知章,把自己的诗《蜀道难》给人家看。贺知章看完之后,非常赞叹,把李白称为“谪仙”(住在仙界的修真者):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你可不是凡人啊,莫非你是太白星的化身?)
李白的朋友杜甫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里面所说的八仙就包括李白,把李白称为其中的一仙。
有这么强的粉丝团,李白想不当“诗仙”也不行了。当然,李白的仙气确实无人能及,他所写的诗常常于天上之物有关,例如:“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寄愁心与明月”......
他还有一首特别仙气的《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真是又美又仙的一幅景象!他不是“诗仙”,谁是?
“诗仙”确定了,那么“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每位诗人的外号,都与他们的诗风与性情有莫大的关系。例如,白居易被称为“诗魔”,就是因为他爱写诗爱得不行。
他吃饭时想起来,就马上放下筷子赶紧写诗;他睡觉的时候梦中想起来,就马上骨碌骨碌爬起来写诗......一直写到口舌生疮都不停,简直就是着魔了。他一生写了38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2700多首。
魔,真是不容易当啊!
《唐诗课》中每位诗人的故事都分外精彩,而且常常爆料谁是谁的爷爷,谁是谁的仇人,谁的心肠特坏......六神磊磊的《唐诗课》简直就是一部唐朝诗人的秘密档案,既优雅又八卦。与其他唐诗读物相比较,它明显是个异类。
同时,《唐诗课》并不局限于诗人与诗。事实上,作者对诗人与诗的解读,均紧紧关联各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诗篇,都是对自己的处境有感而发。
读诗人的故事与诗,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丝丝点点连接成时代的画面,进而从点滴的唐朝诗句,读出整个唐朝的起落兴衰。这是《唐诗课》最为难能可贵的特点。
以后提起唐诗,我们再也不会只讲“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