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岗位说明书》还有多大价值?

《岗位说明书》——这个名词相信做过HR工作的人都不陌生,因为有关人力资源的招聘、绩效、培训、薪酬甚至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简称IDP,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都是围绕着岗位来展开的,所以《岗位说明书》有多么重要,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在讨论后工业时代《岗位说明书》还有多大价值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吧。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他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明确提出和界定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前工业社会

即“农业社会”,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占压倒多数的劳动力从事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

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劳动分工的标准主要按照年龄、性别、部族和阶层等方面进行,甄选劳动力的方法主要靠“肉眼观察”。

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主要以经济增长为轴心,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

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劳动分工的标准主要按照行业技能、经验和教育水平等方面进行,甄选劳动力的方法主要靠“证书”和“甄选小组”。


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

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劳动分工的标准是按照个人定位、团队角色等方面进行,甄选劳动力的方法更多是靠计算机匹配和咨询式面试。


如果说十年前的中国还处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化的过程,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后工业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在工业时代,所有的岗位界限都是非常清晰和轮廓分明的,每个人都很容易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但是,在后工业时代,岗位的边界被打破了,岗位之间的区分性变得越来越模糊。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来频繁,人才的多技能性和团队合作性要求越来越高。

显而易见,以上这些新的诉求单靠《岗位说明书》已经无法完全表达和界定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种适应后工业时代的新的团队语言——

“团队角色”!



In Learning, In Running

跑跑博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工业时代,《岗位说明书》还有多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