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苔花

持续连绵的雨,导致家里很多东西都受潮了。我的穿衣镜背后的木纸板居然长霉了,还有花盆里种的多肉,上面也飘着一层白白的霉状物。

图片发自App

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看到潮湿的石板上,长出了一层层青绿色的苔,我们叫它“青苔”。远远望去,煞是好看呢!只是小时候没看到那青苔开花。现在我已经很少看到青苔,更别提苔花了。

所以看到我的镜子背后长霉,花盆里长了一层不明物体,我多希望这长的就是“苔”啊!

图片发自App

我想起了2018年春节,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有一首歌《苔》,是由一名在中国最穷的贵州偏远山区支教的梁俊老师,带领他教出来的山村小学生们一起唱出来的歌。歌词是一首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苔藓是高等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青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苔花如米小」苔不会开花的。「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几位吉他手老师,把山村里的孩子们都教成了诗人。梁俊老师就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

“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梁俊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

一年前在《经典咏流传》听到这首歌,我就和亿万的人们一样感动着。今天看到这因受潮长出的不明物体,我被深深触动了。生命如此强大,它们都是些不起眼的生命,却也要发光发热,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为这微弱的生命表示赞叹!

我想看到它开出“花”来。也许它并不是“苔”,也根本开不出花来,可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经在阴暗潮湿之处,勇气可嘉的生出了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了。这就是它最美的时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念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