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寄书(97)多余

2018年8月28日 周二

亲爱的L:

前几日的信中提到了莫兰迪色,想起来这是我几年来的一个收获了。

我喜爱的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版画家、油画家。生于1890年的意大利波洛尼亚,1964年在故乡去世。他是一个画僧,终身未娶,几乎没有离开他的故乡波洛尼亚,一生过着简朴平淡远离名利的生活。

他的画作选取极其有限而简单的生活用具,杯、盘、瓶、盒、罐之类,以娴熟的笔触和精妙的色彩阐释了器物的简约之美,流溢出一种单纯高雅、清新美妙的画风。他静物画的色彩几乎不用鲜亮的颜色,灰暗的中间色调,蕴雅温和,静静释放出朴实的、直达内心的快乐和优雅,被称为莫兰迪色。

莫兰迪的一生和他独特的绘画风格给了我很多启示。足够专注地用一生去做喜爱之事,没有广交游,也没有多少钱财,甚至基本没有出外旅行过,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杰出的人。他沉迷在色彩、线条、光线里,毕生画了几千幅看似单调乏味的瓶瓶罐罐静物画,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静物画家。

他树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也确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屈从于世俗的压力,而是用真诚质朴的对生活本身的爱,赢得了世俗的敬意,真正活出了自己。

当年看过他的生平和画集后,很震惊于这样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100多年前他就践行了并不是一定要在中心城市、名流云集之地才能学到真知,也不一定要追随大师名校才能成为一个有料的人,关键在于个人的决心和行动。专注、持久的学习能力和保持纯粹的兴趣让莫兰迪看到,外面的世界太大,也许会让人花了眼迷了路;故乡的城市很小,专注于一业,久久为功,看似乏味的小城生活也过成了诗。对故乡的自然之美的觉察,让他保持了独居的乐趣,甚至也不觉得偏居小城有何不便。细看他的一生,对比当下那些汲汲于繁华都市却迷失在信息海洋的手机低头族,真可感受到沉静与浮躁的明显差别了。莫兰迪告诉了我应当怎样度过属于自己的一生。

现在,除了时常感到无聊无趣,生命正在被浪费(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没有足够专注和克制),我已不太那么介意城市和乡村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差别。互联网时代地球确实是平的,只要愿意去捕捉,很难会有什么信息是完全隔离的---何况多数信息是冗余的;互联网时代地球又是分裂的,对信息的关注点不同,把面对面的人也变成孤岛那样远,人们不再像从前那么需要对方了,电影里人类跟机器人都谈起了恋爱---我们还会执著于一定在某地、一定是某人才能提供某类的信息或情感的慰藉吗?

而像莫兰迪那样专注、热爱;像莫兰迪那样平淡、温情,正是我认为的在这个时代最妥帖的活着的方式;在一个充实、快乐而饱满的灵魂面前,互联网提供的很多信息,人类原有的很多事物都显得多余了。

祝你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寄书(97)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