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转变
如果大家有留心观察,有些大IP,要么挂壁,要么转型。
这让很多网友的唏嘘不已。
有的人说有的人说挺可惜的,有的人说是他们活该。
其实当受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跟媒体差不多。
做任何事情都要谨小慎微,有时候甚至如履薄冰,身不由己。
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如果我在微博和头条上面抨击某个产品,没有人在意。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网友,根本没有人理我。
但是如果是一个顶流去评论产品垃圾,那网上就直接炸锅了。
小的时候觉得世界很小,想着我会穷尽一生看遍世间美景。
小时候觉得赚钱很容易,想着弹指一挥间就赚尽天下之财。
长大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世界很大,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美景更胜美景。
长大以后我才发现做互联网项目并非那么容易,更不可能在弹指一挥间就能一夜暴富。
互联网项目走到后面,一定是做精做专,做持久做深耕。
02
认知
我们常说商业的本质是资源的交换,赚钱就是低买高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打造一个优秀的产品或者项目实在难。
所以大部分圈子的人,有了差不多的产品之后就会立马推出,就大面积做流量铺垫,力求突破,才能保证长久的利润。
有人说干脆直接放弃项目,因为精力有限,成本太高,周期太长。
直接贩卖流量,做流量的生意。
再和别人合作项目,以这种方式赚取佣金,其实也很不错。
互联网圈子当中,有的流量方甚至抽成90%。
这种项目方就比较狠,因为愿意只赚取那10%而与流量方合作。
相当于低利润推广,注意,是低利润。
不是低成本。
因为传统的付费推广不一定效果好,高额投入翻车的比比皆是。
项目方还不如牺牲一部分利润,与流量方合作,不仅不用花钱,还能与流量方进行捆绑,从而达成目标高度统一,而又各取所需。
这种需求,对于项目方而言,不仅赚钱,而且更赚流量,因为流量方在为他卖力宣传自己。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扎心的视频:
一个月3千块钱的打工人,与公司争执。
原因是这个打工人说公司宁愿花1万去投短视频付费,却不愿意把这1万给信心苦苦在公司任劳任怨的她。
你说她错了吗?
她并没有错。
只是认知出了问题。
因为流量越来越贵,精准的流量更是精贵。
而相反,一个打工者,如果自身没有壁垒或者技术门槛。
虽然辛辛苦苦,任劳任怨。
可是替代性却太强了。
多么扎心。
在我们公司,一个出色的医药产品经理。
不是看你的课件做的有多花哨。
而是你的市场嗅觉、调研分析、演讲能力和产品定位能力。
因为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短期他人是替代不了的。
所以我才经常告诉读者朋友,项目比比皆是,我的小程序里整理的项目,都是免费提供给大家的。
其实更重要的是流量,研究别人的流量,提升营销思维,这才是互联网营销的壁垒。
03
顺应
做流量一定要顺应时代。
比如说10年前做网站,10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多的是趋向于图文更趋向于短视频。
就像当年我们的父辈会拿着几万块钱的大哥大在外面装b,但是也仅限于此。
可是现如今智能机普及之后,手游、短视频这些高度产业化内容连屁大点小孩和老人都能乐享其中。
因为视频相对于图文来说更加直观,也被更多人所接受和理解。
直播卖货能够让人感受到沉浸式的消费体验,这种感觉在电商平台上不能触达人心。
流量思维已经变成了入口思维,不同的人进不同的门,定位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吸引的人群也就不一样。
拍婆媳关系是给老太太买产品做准备,讲职场干货是给白领卖书卖课做铺垫,讲农副产品是为了带货加盟做预热。
这足以证明网络红利的不断扩展,不断延伸,不断迭代。
同样,也面临不断内卷的尴尬。
如果内容同质化严重,就会导致展现量不够,这种方法没办法再获取更多粉丝的注意。
所以黄金在屎里面呆久了也会变成屎。
04
出众
那如何标新立异,从众多内容当中脱颖而出?
a差异化。
就像我们现在在这个圈子里面,很多人都写项目拆解。
如果都是平铺直叙的项目,千篇一律的内容,只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所以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差异化,比如说表达方式,拆解的深度以及你的写文风格等等。
让别人一看到文章,就知道这个一定是谁写的。
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
你就已经无敌于天下。
b矩阵化。
是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提到的,既然你已经做好了一个内容,那就要把这个内容无限放大。
不同平台不同形式进行分发,获取矩阵般流量渠道。
如果有条件,多号操作,进而可以批量放大。
c聚焦化。
深耕在一个领域,坚持不断的在该领域输出内容。
一月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10年。
那个时候,你已经成为领域专家。
你应该珍惜一个用流量陪你用wifi聊天的人,
更应该学习一个用流量收你钱教你赚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