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核心素养,落实语文要素

理解核心素养,落实语文要素

——观王崧舟执教《好的故事》有感

        前段时间看《觉醒年代》,被鲁迅先生圈粉,先生面对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仍然坚信希望,心系家国,并为之战斗一生。而先生的作品大多是隐晦的,并不是很好理解,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走进鲁迅”,怎样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先生的作品也成了我一直在苦恼的问题。今日聆听王崧舟老师执教《好的故事》让我更清晰地理解了文本,更走近了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要素。

      《好的故事》是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进鲁迅,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王老师在执教中精心设计,五次借助资料,在辩证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充分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语文核心素养

一、课后习题引导,多种方法梳理难词

        王老师熟悉教材,更会运用教材。课堂伊始,他从“课后思考与练习”入手展示了课文的一个练习题,从练习题出发,带领学生梳理难词,整体感知课文。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梳理课文难词时,王老师或采用难词和现在的写法一一对应的方式,或带领学生走进句段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资料和图片引导理解“云锦”一词。在梳理难词的过程中,云锦相关资料的出示,基于语言,发展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无形之中积累了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借助文字资料,全面落实语文素养

        随着“课后思考与练习二”的出示,王老师借助配乐带着学生聚焦梦境,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为了深入了解“好的故事”,王老师再次借助资料,除了课文的两则阅读阅读链接外,还补充了更重要的资料:王泽龙介绍的1925年的中国以及当时的鲁迅先生。这三则资料的出示,配以不同的阅读问题,教给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方法,更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创作背景。在理解梦境的环节中,王老师借助恰当的资料,落实了语文要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视频资料,运用语言对话人物

        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再次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现文中暗示当时的现实环境和背景的句子,由此及彼,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了对社会背景和对鲁迅人物的理解,再出示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白鲁迅即使身处绝望仍然生出希望。紧接着学生课堂练笔,抒写鲁迅先生创作这个美好梦境的原因,师生对话展示。这场对话,跨越时空,学生用笔代鲁迅发言,角色带入,真正感受到鲁迅在绝望中对希望的坚守。


      这一堂课从开头到结尾都叫人赞叹,王老师的课堂深入解读文本,始终围绕学生,尤其在结尾部分,王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深切地展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师德。王老师巧妙地借助板书,不仅仅总结了本课的内容,更借此板书,告诉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无论苦闷,无论怅惘,无论孤独,都要记住属于自己的——

                  好的故事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继续努力,向名师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核心素养,落实语文要素)